三校学子联合三下乡:于将军故里寻百年法治之端

发布时间:2024-08-15 11: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孟瑶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 李孟瑶) 2024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学(武汉)“红宇传薪”实践团、河南工业大学“红安永红,家国永安”实践团以及武汉学院青马班“青春砥行”实践团共同走进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于此将军故里探寻百年法治之端。

图为“红宇传薪”实践团与“红安永红,家国永安”实践团交流实践收获

三校实践团的第一站来到了中国革命第一法庭七里坪革命法庭。通过参观和平街七里坪革命法庭旧址,实践团队了解到,七里坪革命法庭始建于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建立时间最早、内部机构最健全、审理案件程序最规范、影响范围最大的革命法庭。参观过后,团队成员进一步走进如今的花园畈村七里坪人民法庭,程红斌庭长热情接待了来访的团队成员,耐心地解释了如今的七里坪人民法庭与革命年代的七里坪革命法庭的薪火相传,表示如今的人民法庭依旧坚持贯彻司法为民的理念。努力让每一桩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守护好司法的基础和根本。

图为讲解员向“红宇传薪”实践团成员介绍黄麻起义历史背景

紧接着,三校实践团来到了第二站——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董必武纪念馆馆长夏红梅、优秀讲解员杨章贤等工作人员接受了三校实践团的采访,向采访员们讲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建设历程,再现了红安革命历史时期的光辉峥嵘岁月,也向三校展示了纪念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首年具有的深刻调研意义。同时,在黄麻纪念园内的董必武纪念馆里,存放着革命法庭早期的主要审判依据《湖北省审判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和《湖北省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并且记载了黄安县(红安县)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以及七里坪革命法庭的成立,进一步印证了实践团队在七里坪革命法庭旧址中的所见所闻。

图为“红安永红,家国永安”实践团成员瞻仰董必武故居内题词

三校实践团的第三站来到了民主街 24 号董必武先生的故居,瞻仰这位伟大的社会主义法学家的事迹。居所内详细梳理了董老从青年时期到成年阶段以及晚年的重要历史事件,从幼年时期贫贱守其志到青年时期义愤填膺地投身革命洪流再到中年时期作为星星之火为共产主义奋斗直至晚年时期亲眼看到昔日的星星之火化作燎原之势解放全中国……董必武先生的一生是为国尽心、为民尽力的一生。“云山苍苍,江水云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静静地听完了董老的故事后,三校学子对于“红安探火星,追觅赤子情”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于百年红色序章有了更清晰的架构,对于强国复兴答卷有了更透彻的思考。

图为“红安永红,家国永安”实践团与“青春砥行”实践团合影留念

此次三所高校的暑期联合实地调研红安县红色革命法治文化之行,不仅是对百年法治建设的回溯,更是对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展望。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三校实践团收获了知识,汲取了力量,深刻领悟了红色革命法治文化的内涵。相信此次调研的成果将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孟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