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学子三下乡:瓷都寻匠韵,匠心映瓷光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实践团探访陶艺大师彭凌燕

发布时间:2024-08-14 15: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吴钦涵   阅读 2.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吴钦涵)穿越千年瓷都,寻访景德镇的陶瓷匠人,见证匠心与艺术的交融,探索每一件瓷器背后的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度。“赴古韵景德镇,兴传统瓷工艺”实践团于2024年7月7日下午前去探访当地著名的陶瓷手艺人彭凌燕的工作室,此次探访不仅是对传统手工艺的一次深度挖掘,更是对匠人精神的崇高敬意。

在景德镇的一条古巷深处,实践团队找到了彭凌燕大师的工作坊。进入工作坊,队员们参观了陈列在展览柜上的精美作品,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独特的艺术韵味和文化底蕴。“瓷器是时间的艺术,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耐心与匠心。”彭凌燕大师边指导其学生边向队员们介绍,从选料、拉坯、绘青、上釉到烧制,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她特别提到,许多传统手工艺在如今社会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但她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学,她就愿意教,让这份技艺得以延续。

图为彭凌燕老师讲解作品

图为彭凌燕老师学生绘制青花

访谈中,彭凌燕老师向实践团讲述了自己与陶瓷结缘的故事,她自幼受家庭熏陶,对陶瓷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陶瓷艺术创作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她强调,陶瓷不仅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寄托,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情感与哲思。

图为彭凌燕老师学生作品展示

图为彭凌燕老师非遗传承人证书

随后彭凌燕老师还谈到了陶瓷艺术在现代社会的挑战与机遇。她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传统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同时也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她鼓励年轻一代要勇于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陶瓷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在彭凌燕老师工作室的合影

此次探访之行,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魅力与深度,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匠人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团将继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钦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