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大学子“三下乡”:探索岳阳经验,守护洞庭碧波

发布时间:2024-08-11 12: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带砺山河实践团   阅读 4.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纳泽凡 张铄北)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进一步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7月12日,宁夏大学守正书院带砺山河-鲟江觅豚社会实践团来到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开展调研深入长江之滨,争做长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员、行动者

寻觅书记足迹,感悟岳阳智慧

湖碧波映天际,江湖万里水云阔。洞庭湖是三湘儿女的母亲湖,也是湖南治水的“主战场”。作为“长江之肾”,洞庭湖关系着湖区千万人民的生产生活,牵连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年来,湖南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引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为前提,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着力构建和谐人水关系。如今的洞庭湖更美了,湖水更清了。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不仅目睹了洞庭湖人水关系和谐的欣荣景象,更感受到保护和治理洞庭湖中形成的“岳阳共识”“‘洞庭清波’常态化监督”等岳阳智慧。如今的洞庭湖,生态得到大幅改善,湖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

宣讲采访并举,生态保护增效

实践团结合洞庭湖水生生物物种、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保护成效等相关情况和当地居民积极交流。在访谈中得知,多年来的高强度开发、粗放式利用让洞庭湖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大幅衰减。自“十年禁渔”实施以来,生态环境持续变好,洞庭湖的动物“朋友圈”持续扩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社会共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志愿者了解相关情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积极交流

了解相关情况后,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理论学习成果与实地调研情况相结合,在洞庭湖沿岸、君山公园、岳阳公寓等地开展理论宣讲。通过专题学习会的形式进一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依托,结合理论知识和当地经验将生态保护的种子播撒在居民心中,为洞庭湖生态保护贡献青年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小区、洞庭湖沿岸开展理论宣讲

图为实践团于居民家中开展读书分享会


青春携手共净,守护一江碧波

知行合一、以理促行。实践调研后,实践团成员在洞庭湖江边开展了一场“河小清”净滩行动。

实践团成员佩戴手套,手持垃圾袋、垃圾钳等清洁工具,沿河岸认真清理垃圾和杂物,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烟头、塑料瓶、垃圾袋等,都被一一拾起,放入垃圾袋。经过近2小时的净滩,河岸变得干净与美丽,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成员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为维护洞庭湖的干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清扫沿岸垃圾

图为净滩结束实践团成员“兴尽而归”

在此次岳阳洞庭湖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实地感受到洞庭湖生态保护的巨变,体会到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更看到洞庭湖区生态保护与“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画卷。未来,实践团将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调研紧密结合,将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学真知,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濒危水生物种保护贡献青年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纳泽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