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9日讯(通讯员 周东辉)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7月28日至8月3日,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音韵岷州-普润先锋”大学生志愿服务团走进定西市岷县百花村,开展为期7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
图为实践团与村民合影
学生推普助力,筑梦乡村文化桥梁
抵达百花村后,志愿者通过入户走访、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等形式展开调研,面对教育资源匮乏、青年外流严重的现状,志愿服务队迅速行动,从娃娃抓起,开设“普通话讲堂”。志愿者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趣味绕口令、经典诵读、创意绘画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对普通话的兴趣,同时耐心指导村民书写规范汉字,搭建起心与心的沟通桥梁。在欢声笑语中,普通话成为连接城乡文化的纽带,不仅提升了村民的语言文字能力,更激发了乡村的文化自信与活力。
图为推普课堂剪影
专业赋能,破解农药使用难题
针对百花村中草药种植户在农药使用上遇到不识字滥用药的困境,志愿服务队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启动了“农药使用说明书”普及项目。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结合专业知识,为农户们详细讲解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创新性地制作图文并茂的“农药使用手册”,确保信息直观易懂。通过一系列系统培训和实地指导,农户们逐步掌握了科学用药的关键技能,有效避免了农药的滥用与误用现象,为中草药的品质提升和产量增加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康乡村,共筑美好人居环境
志愿服务队将目光投向乡村卫生健康与人居环境的改善,致力于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针对百花村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团队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
志愿服务队联合当地村委会,组织开展“清洁家园,从我做起”的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举办健康讲座等形式,向村民普及环境卫生知识,强调个人卫生与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同时,鼓励村民参与到日常清洁工作中来,共同维护村容村貌。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志愿服务队还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的传播。他们倡导村民采用环保的生活方式,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并引导村民参与到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生态建设中来。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百花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构建美丽、宜居、健康的乡村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送上完课的孩子回家
“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 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一项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程,更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团队,践行使命,深入乡村,以专业助力乡村振兴。弘扬语言文化,促进教育公平,让普通话成为农村孩子成长的阶梯。推普行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城乡融合,助力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甘农学子,将不忘初心,以严谨态度,持续推动普通话普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东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