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盛舒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下,农村生态治理作为关键支撑和内在动力,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村生态治理项目注入了强劲的政策动力,标志着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7月5日,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源于心,下乡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周埭村,探究基于PPP视角下的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与优化路径。为了深入了解当地农村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情况,团队成员有幸采访到了周埭村杨秋红书记。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杨秋红书记 王诗田摄
初入周埭,感受独特魅力
周埭村是江苏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当团队成员初次踏入周埭村,清澈见底的河水、随风缓缓滑动的风车、河流上嬉戏的白鹭以及热情好客的村民,无不让大家深深陶醉在这独特的乡村魅力之中。
图为周埭村风光 王诗田摄
往昔困境,寻求治理突破
杨书记告诉团队成员,多年前周埭村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导致水质恶劣,进而影响到村民的生产生活,连鱼都无法养殖,露天灰尘也四处飞扬。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周埭村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开展污水治理工作,并发展成示范村。如今,秀美的乡村环境、卓越的治理成效成为了周埭村亮眼的名片。
项目实施,环境显著改善
自2019年项目实施至今,周埭村的旱厕地下管道全部完成改造。水环境变好,露天粉尘减少,曾经只存在于书本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景象,如今在周埭村成为了现实。杨书记告诉团队成员,在项目推进中,第一步的自来水管网改造较为顺利。但污水管网改造就困难不少,主要面临路面损坏和管网接口方案等问题。由副主任牵头,为每一户制定单独的个性化方案,因户制宜。
周埭村村委积极参与项目运行,对于管道铺设、安置顺序、路面恢复等工程全程跟踪,严格遵照上级要求发挥职能。村里的沟通协调工作也持续推进,村民将向村委反映问题,村委会与企业积极沟通,并监督企业的检修工作。
运维关键,确保长久成效
与此同时,技术更新和运营维护也至关重要。企业会定期检查和维修,村委和政府部门也会积极监督和配合。后期维护不可松懈,尤其是厨房的油污管道要及时清理。在群众满意度方面,村民的高满意度也证明了污水处理项目的卓越成效。
未来展望,打造农文旅乡村
周埭村作为传统的农业村,污水治理对农业发展助力巨大。展望未来,周埭村积极打造农文旅乡村,通过前期的环境治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村庄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成员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一抹亮丽的生态底色。 图为团队成员与周埭村委合照 王诗田摄
投稿:南京财经大学盛舒晨
审稿:南京财经大学盛舒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盛舒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