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李昊燃)“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于2024年7月26日有幸与蒲城县玉女土布的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了解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从初期成立到今日发展历程。
在交流座谈会上,传承人详细介绍了自己创业初期在纺织工人组织、技艺传承和产品销售遇到的挑战与机遇。那些一波三折的经历使我们感受到了传承人对于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坚守,同时也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呼吁更多年轻人投身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蒲城县荆姚镇玉女土布技术,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承载着先辈们的勤劳智慧、审美情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年来传承人始终致力于该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可见他们对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的决心。他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让古老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7月27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与渭南市蒲城县荆姚镇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举行了“向日葵”育人计划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经理潘敏女士,实践队指导教师郝依宁、刘岱奇出席会议,调研团全体成员参加了仪式。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授牌仪式上,非遗土织布技艺传承人、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经理潘敏女士介绍了玉女土织布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及产品特色,对校企双方共建育人基地表示了深切期望。接着,刘岱奇老师介绍了在该处设立“向日葵”育人计划实践基地的目的:传承手工技艺,对玉女土布进行宣传和推广,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推动人才的培养。郝依宁老师对蒲城县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为陕财职院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的广阔平台和大力支持表达了真挚谢意,她希望以本次挂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新的起点,通过双方不懈努力,建立长期紧密合作,抓好落实,将社会实践项目化,努力促进双方交流,实现双赢。随后,双方为“向日葵”育人实践基地揭牌。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授牌仪式结束后,传承人与大家分享了合作社在经营发展方面的经营理念,他们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大家同时了解到,合作社的纺织工人以周边农妇为主,她们在家即可完成织布的工作,在照顾老人与儿童的闲暇之余,凭借自己的双手获得一份不错的报酬。
合作社还为其员工设立了妇女儿童之家,提供各种创业就业、教育培训服务、婚姻家庭服务、及结对帮扶救助,非遗传承人张玉女女士为妇联主席,这里已经成为广大一线员工缓解压力、疏导情绪的“心灵港湾”。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最后,双发达成一致,希望在“向日葵”育人实践基地的推动下,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玉女土布这一非遗项目,助力人才培养,缓解玉女土布工人老龄化问题,让优秀的传统非遗项目能够传承发扬。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通过此次交流座谈,大家体会到非遗文化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更加坚定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大家也深切感受到传承人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热爱与执着,那种全身心的投入和坚守令人动容。
随着“向日葵”育人计划实践基地授牌活动的圆满落幕,大家不仅见证了这一里程碑的树立,更感受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脉动。今天,大家在玉女土布这里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在未来收获更加丰硕的果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昊燃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