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社区副书记访谈纪要|以担当书写责任篇章,用行动描绘初心画卷

发布时间:2024-08-01 14: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茵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黄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蕴含着革命先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执着信念、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

在深圳东部的大鹏新区,土洋社区如同一块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红色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党的光辉。作为土洋社区的党委副书记,李永忠不仅是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守护者,更是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社区发展的奋斗者。水韵粤乡行突击队跟随着李永忠副书记的步伐,探索土洋社区背后的故事。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李永忠,是一位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的土洋人,自小便立下了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的誓言。

土洋社区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村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和东江纵队司令部的所在地。作为土洋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永忠深知挖掘、保护、传承东纵在土洋的历史资料的重要性。他带领团队,深入挖掘土洋村的红色资源,整理出版了《红色纪事》和即将出版的《东纵与土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记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也孕育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铭记历史,打造红色教育阵地

跟随着李永忠副书记的步伐,水韵粤乡行突击队来到了革命的好妈妈——黄禾的旧居。李永忠副书记向我们讲述黄禾的故事,黄禾一个女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四个儿子养大。抗战期间,黄禾把三个儿子送到曾生的部队,为曾生的部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仅如此,黄禾还是妇女抗敌同志会的骨干,经常利用自己农村妇女的身份为游击队送情报。土洋村的妇女经常给曾生的部队运送军需物资到坪山、淡水、惠阳,总少不了她。为了支援部队,黄禾与姐妹们开垦二十多亩荒地种花生、番茨(红薯),收成后送到部队。总之,为了抗战的胜利,她把一切都贡献出来,包括自己的儿子。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土洋村的历史和党的光辉历程,李永忠副书记积极推动红色教育阵地的建设,把红色故事发扬出去。

挖掘历史,传承土洋精神

在走访路上,水韵粤乡行突击队遇到了一位特别的人物——李惠群。这位是村里最早一批党员,不仅参加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土洋会议”,还留下了一份亲笔写的《土洋会议》手稿。这份手稿详细记录了会议通过的《关于今后工作的决定》,其中强调了在广东全省放手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性。正是这样的会议决策,为东江纵队成为华南抗战的主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向水韵粤乡行突击队队员们介绍沙鱼涌街角一家不起眼的“万隆商号”,是当年广东省临委的秘密交通站。他是交通站的主要负责人,这里表面是一间商铺,更重要的任务是接待和转送过往的地下党组织和部队同志。在跟他的交谈中,他提到,希望新一代能够继承前人不畏艰辛、奋勇拼搏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力量。

勇于担当,为社区谋发展

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李永忠也深知自己作为社区副书记的责任和使命。他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社区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他积极推动社区经济振兴和集体经济发展,引入外部资源和技术支持,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增收致富。

李永忠副书记以担当书写责任篇章,用实际行动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土洋历史文化。他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土洋社区乃至整个深圳市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土洋社区作为深圳红色传奇的诞生地之一,是深圳独特的红色文化符号,应当坚定不移地将其建设下去,让土洋精神发扬光大。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大家要以李永忠副书记为榜样,勇于担当,积极行动,用实际行动描绘出初心的绚烂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大家携手共进,传承红色基因,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