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林加祺 谢潇峰)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2024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清风皓齿,医梦闽行”实践队前往福州市闽清县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访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宏琳厝坐落于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是全国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单体建筑。它见证了闽清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不屈奋斗的革命历史,成为闽清县弘扬传统革命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实践队来到宏琳厝红色文化基地。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穿梭于宏琳厝的各个院落之间,聆听了一段段关于革命历史的生动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宏琳厝曾作为闽清县战时民教流动工作队的秘密据点,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同志与宏琳厝第六代后裔黄开修并肩作战,共同肩负起抗日救亡的重任。他们在这里创办并编辑了抗日救亡周刊,将抗日救亡的理念传播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实践队员还深入了解了宏琳厝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其布局严谨、功能科学、内涵丰富,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更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伦理规范。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不仅被宏琳厝的宏伟建筑和丰富历史所吸引,更被革命先烈们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精神所感动。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宏琳厝红色文化基地。邹燚勇摄
为继续深入学习闽清红色文化,实践队前往位于金沙镇上演村的革命历史陈列馆。作为游击队曾经的坚固后盾,该馆珍藏着大量红色文物,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步入陈列馆展厅,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上演村从“压迫深渊中的觉醒”到“游击烽火中的抗争”,直至“迎接解放的曙光”的壮丽篇章。讲解员生动地讲述了游击队员们如何以简陋之器,肩挑水运,克服万难,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与反动势力展开了殊死搏斗。上演村游击队员们的英勇事迹,不仅彰显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更深深触动了队员们的内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来自历史的震撼与感动,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学习上演村人民那种不畏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与品质。陈列馆负责人在接受队员采访时提到,该馆已经过全面改造升级并重新对外开放,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并铭记上演村的光辉斗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上演村革命历史陈列馆。邹燚勇摄
作为医学界的泰斗,吴孟超院士因其卓越贡献而深受人们敬仰。实践队特地前往吴孟超院士馆,深入探究和学习他那励志报国、大医仁心的崇高精神。该馆占地6659平方米,外观融合了苏州园林风格与后垅当地建筑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清新后垅风貌。展馆内,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生动的影视展示,全面回顾了吴孟超院士的生平经历与杰出成就。走进吴孟超院士馆门厅,映入眼帘的便是 “吴孟超之手”雕塑,正是这双手,创造了中国及世界肝胆外科领域的多项第一。在讲解员带领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序厅、主展厅、上星馆、荣誉陈列厅及文创展厅等多个展区。这些展区以吴孟超院士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分“励志报国、勇攀高峰、大医仁心、甘为人梯、回报乡梓”等五个章节。从吴孟超院士的风雨人生和辉煌成就中, 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院士的“爱党、爱国、爱民”的“三爱”情怀和“勇闯禁区、勇于创新、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四勇”精神,同时被院士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动。他们表示:“吴孟超院士以大医无私的精神献身医学事业,为当代青年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每一位医学工作者,也鼓舞着社会各界人士在各自的岗位上勇往直前,追求卓越。”
图为吴孟超院士馆门厅。邹燚勇摄
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成员对闽清县的红色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的领悟。通过对党史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成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信念。同时,他们被吴孟超院士励志报国、大医仁心的精神深深打动,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成员们纷纷表示,将努力践行吴孟超精神,为医学事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加祺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