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贺敬梓 钟阳晶 梁倩瑜)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号召,深化“双百”行动的实践成果,同时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2024年7月14日至20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星火·智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数智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主题,深入探寻忠信花灯的历史底蕴,为忠心花灯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星火·智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合影 通讯员许宇鸿摄
宣传矩阵,点亮非遗之光
为了进一步扩大忠信花灯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实践团队制作了一系列高清画质的宣传视频。这些视频不仅深入挖掘了花灯的起源、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还通过生动的画面与深情的解说,展现了花灯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视频巧妙地将忠信镇的自然美景、人文风情与花灯文化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集视觉享受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文旅新形象。打造宣传矩阵,弘扬忠信花灯文化内涵,有效提升“忠信花灯”这一文化名片的效应。
图为团队成员对忠信镇进行航拍 通讯员苏扬添摄
文创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在忠信花灯博物馆及花灯制作基地上寮屋的探访中,“星火·智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学习了忠信花灯的独特魅力与精湛技艺。通过系统的资料整理与创意碰撞,团队将传统花灯元素与现代审美趋势相结合,设计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花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团队探访花灯手艺人 通讯员刘一帆摄
数智创新,开辟传承新路径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星火·智向未来”团队充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创新性地引入了VR720全景拍摄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让全球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忠信花灯的精美绝伦,更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时空限制,使得花灯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影响力更加深远。云上花灯博物馆的建立,不仅是对非遗文化保护方式的一次革新,也是“数智化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制作云上花灯博物馆 通讯员刘一帆摄
此次“星火·智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的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忠信花灯非遗文化的深入探索与传承,更是一次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星火燎原”的精神内涵,用智慧和汗水点亮了非遗之光,为传承千年匠心、共筑文化梦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梁倩瑜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