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 | 闽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益童美育”暑期社会实践队赋能闽宁协作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25 23: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肖艳   阅读 5.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贺兰山下,六盘山上,黄河两岸,长城内外,葡萄长廊,沙海大漠,从“干沙滩”到“金沙滩”是跨越山海的深情。7月15日-20日,福建省闽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益童美育”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等地,开展“讲好思想之美,根植美育童心”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实践+思政”“实践+美育”等形式,在追寻领袖足迹中体悟伟大变革,讲好思想之美、根植美育童心。

“实践+教学”追寻领袖足迹

“闽宁镇的诞生与兴起,是中国扶贫攻坚伟大工程的一个缩影,凝结着两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在闽宁镇镇史馆现场教学环节中,实践队先后参观了今日闽宁镇、苦瘠甲天下、高瞻展宏图、关怀与共建、四个样板镇、小康新梦想等六个展区,深入了解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历史变迁。随后,实践队一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宁镇发展过程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了对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战略意义以及“闽宁模式”的认识。

“实践+思政”凝聚奋进之力

实践队走进银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参观调研,深入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事例,沉浸式学习感悟党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和主要成果。通过参观调研,实践队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和重大意义。“接下来,我们还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支教实践,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支教工作,教育引导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践行民族团结精神。”实践队队长、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陈江艺说。

“实践+美育”筑梦多彩支教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在吴忠市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同兴村同兴小学的支教课堂上,实践队成员纷纷化身“思政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为引言,为孩子们分层次地讲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种子根植在孩子们心灵深处。

此外,实践队成员通过前期的参观学习和集体备课,充分利用闽宁协作“伟大变革”中的思政元素和美育资源,开设了“读书班”“家乡的变化我来绘”“家乡的故事我来讲”等课程,教育引导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好闽宁两地民族团结的维护者。

闽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益童美育”实践队持续推进美育育人工作,打造“行走的美育思政课”,在实践中实现育人资源的融通,不断增强美育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让美育思政育人理念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让乡村少年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留下美。(作者:汪秉清、陈江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