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俞金慧)夏日炎炎,热情如火,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羊肚菌农业调研团队再次出发,深入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的桃花村,探寻这片土地的丰饶与希望。脚下是蜿蜒的山路,眼前是金黄的玉米田与翠绿的黄豆地,更有香椿飘香,中药材繁茂。团队将以实际行动,了解农情,助力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这不仅仅是一次调研,更是一场心灵与土地的深刻对话,助农之路,团队同行!图为桃花村宣传标语 俞金慧 摄
与村民对话
桃花村,一个以玉米、黄豆、红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的村落,这些作物不仅是村民们餐桌上的常客,也是他们辛勤耕耘的见证。然而,由于这些作物大多仅供自家使用,经济效益有限,许多青壮年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以贴补家用。这一现状,不仅让桃花村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更导致了村民年龄结构的严重失衡,留下的是一双双期盼的眼睛——老人与儿童。
在交流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村民们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当提及羊肚菌种植这一可能的新机遇时,村民们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们深知,如果桃花村能够成功种植羊肚菌,不仅能显著增加村民的收入,还能为村民们提供就近的工作岗位,吸引那些在外漂泊的年轻人回归家乡。但同时,村民们也表达了谨慎与理性的态度。村民们认为,羊肚菌种植不能盲目进行,必须先在村里进行试点,确保成功并获得可观收益后,再逐步推广。只有这样,才能让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激发村民参与种植的热情,共同为桃花村的未来努力。图为团队成员与桃花村村民交流讨论 叶雨青 摄
与村支书对话
在本次农业调研途中,团队成员有幸在桃花村偶遇了正在家中忙碌准备午餐的村支书。村支书对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详细为团队成员介绍了桃花村的农业现状。桃花村,一个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的村落,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受限于种植结构单一、市场对接不畅等问题,村民们的收入始终难以有大的突破。图为团队成员与桃花村村支书了解农业种植现状 俞金慧 摄
谈及未来,村支书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村支书特别提到了羊肚菌种植这一潜在的发展机遇,并表示全村上下都对此寄予厚望。村支书坦言,只要能够真正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无论是羊肚菌企业还是相关团队的到来,他都将给予最热烈的欢迎和全力的支持。
与我校校友、驻村干部对话
踏入桃花村村委的那一刻,团队成员意外地遇到了一位特别的引路人——一位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的毕业生,如今已成长为桃花村的驻村干部,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这片土地默默奉献。这份意外的重逢,让团队的调研之旅更添了几分亲切与温暖。
学姐以她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对桃花村的深入了解,为团队成员详细描绘了村庄的人员构成和农业现状。学姐指出,桃花村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人员结构中存在老龄化与年轻劳动力外流的问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图为团队成员与桃花村驻村干部在桃花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合照 窦博乐 摄
谈及羊肚菌种植项目,学姐展现出了专业的分析能力和前瞻性的眼光。学姐结合桃花村的自然条件、土壤环境以及市场需求,为团队成员深入剖析了该项目在桃花村实施的可行性与面临的挑战。学姐强调,虽然羊肚菌种植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也需要克服技术、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难题。同时,她鼓励团队成员要有信心,相信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管理和市场开拓,羊肚菌种植定能在桃花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交流的最后,学姐还表达了对母校发展的自豪与支持。学姐提到,看到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心中充满了骄傲和喜悦。同时,学姐也对团队此次的助农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希望团队成员能够发挥专业优势,为桃花村的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这次与优秀校友、驻村干部的对话,不仅让实践团对桃花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让大家感受到了驻村干部的艰辛与付出。团队成员深受鼓舞,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俞金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