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张海阳)为深入贯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感悟非遗魅力、增进文化自信,“触摸传统,延续文脉”黄河文化调研实践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其与文旅的结合”为实践主题,赴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针对“东营区吕剧”开展学习调研活动。
7月13日至14日,烟台大学“触摸传统,延续文脉”黄河文化调研实践队前往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双方一同探讨在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并签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实践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指示。
图为烟台大学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社会实践基地挂牌签约合照 。通讯员 柳润平 摄
现代实训基地,打响文化品牌
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是东营市人民政府下属机构于2019年4月设立,10月正式揭牌成立。建设近700平米集排练厅、道具室、乐器排练室、服装室为一体的功能健全、设备完善的演艺人才实训基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吕剧文化活动,促进油地文化融合发展,打响“吕剧文化之乡”品牌,使吕剧艺术在东营区得到繁荣发展。
图为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服装室。 通讯员 张海阳 摄
图为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乐器排练室。 通讯员 张海阳 摄
实践队伍通过实地参观拜访,由基地工作人员带领讲解吕剧的前世今生,以及当今传承困境。双方积极交流探索吕剧艺术在新时代下发展前景,以及如何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小吕剧大魅力,家乡戏孩子唱
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自成立以来建立吕剧专业人员包靠庄户剧团工作机制,定期举办“吕剧传承培训班”、“乡村文化人才专题培训班”,大力实施“戏曲进校园”工程,在全区开展“吕剧进课堂”活动,新创多部吕剧小戏屡获国内大奖,吕剧艺术传承“薪火不断”,“家乡娃唱家乡戏”蔚然成风,打响“吕剧文化之乡”品牌。
实践队员通过现场观摩戏团线下文化惠民演出深刻体会吕剧文化魅力,同时也了解到吕剧在当地的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戏团通过这样的文化惠民演出将受众群体年轻化,将吕剧艺术的种子播散在孩子们心中。
图为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惠民演出现场。 通讯员 张海阳 摄
先锋扎根基层,非遗薪火相传
实践队伍还有幸采访到吕剧非遗传承人王玲玲老师。王老师在政协上积极为吕剧传承发展建言献策,率先实施“吕剧进校园”工程,在实践中编写推广吕剧校本教材,进行规范化的教学和传授,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
面对队员们的采访,老师将吕剧历史及特点结合自己经历娓娓道来,并教唱质朴生动,优美悦耳的吕剧戏腔。队员们深刻体悟到了吕剧艺术之美,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图为吕剧非遗传承人王玲玲老师教唱吕剧环节。 通讯员 柳润平 摄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不仅感受到吕剧艺术的文化魅力,更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海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