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吴东伟)为深入了解中山市港口镇的非遗文化,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人文学院党建先锋服务突击队在2024年7月9日至15日前往中山市港口镇开展了非遗研学实践活动。
指导老师李艳霞、李苏玲与突击队出发前合影
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独特的精神财富,中山市港口镇就是一个拥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镇。本次人文学院党建先锋服务突击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传承的内容有漆扇制作技艺、古籍修技艺复、中山咸水歌以及龙艇制作技艺。
7月10日晚上7:30,人文学院党建先锋服务突击队在青玉立坊进行漆扇技艺研学。漆扇讲解老师给突击队队员们讲解了漆扇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大家聚精会神听讲,有疑惑的地方积极向老师提问。同时,漆扇讲解老师手把手演示教学,让突击队队员们真正体验和学习到漆扇的制作流程,为之后的义教漆扇课程打好坚实基础。通过反复练习和制作,突击队队员们做出了一把把美丽的漆扇。
漆扇老师授课
正在练习漆扇制作
为深入了解港口镇龙艇制作技艺,7月11日,突击队队员们分成四支小分队开展了中山市港口镇龙艇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有坎坷,有误解,有拒绝,但这些都未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最后突击队队员们顺利完成了200分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每一次停留都是情感的呼唤,每一个微笑都是心灵的交汇,一份份调研问卷,记录下了突击队队员们热浪下辛勤付出的汗水和坚持。
实地调研
在港口镇新港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下,人文学院党建先锋服务队有幸邀请到龙艇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罗志明老师讲授龙艇制作技艺的课程。罗志明老师从龙艇的起源、制作方法步骤以及参观龙艇等方面给突击队队员们讲授了一节生动有趣课程。课后,突击队队员们与罗志明老师开展了访谈交流。
罗志明老师授课
春风梳柳绿丝飘,红霞染浪泛春潮。沙田大地春来早,姑娘巧手育春苗……一曲动听的中山咸水歌萦绕在突击队队员们的耳边,这是中山咸水歌传承人梁金荣老师正在教授他们咸水歌中高堂歌的歌曲《春潮》,梁金荣老师用一句句美妙的歌声,把突击队队员们带进了浓浓的中山文化氛围中,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山咸水歌的魅力。
梁金荣老师授课
7月12日,党建先锋服务突击队前往万卷楼公益书屋拜访非遗古籍修复传承人黄国英老师。黄国英老师从初心聊到未来,给大家介绍了万卷楼公益书屋的由来,以及古籍修复的方法与原则。随后,黄国英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万卷楼公益书屋,并让大家亲身体验古籍修复的填补残缺书本的在交流过程中,黄国英老师说:“古籍修复,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做好古籍修复,对于赓续历史文脉、传承民族记忆至关重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破损的古籍尘封了漫漫岁月,是一位又一位古籍修复师前赴后继,将其修缮完备,才让历史重现于世人面前,才能让历史的厚重变成时代的鲜活。
黄国英老师授课
突击队队员体验古籍修复
突击队与黄国英老师合影
经过这段时间非遗文化的参观与学习,突击队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对这几日的学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更加坚定了为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突击队副团长曹云欣表示通过此次非遗研学,收获颇丰,让她深刻感受到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远流长与独特魅力。同时,她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共同为传承与弘扬中华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深耕中华之文化,传承非遗之未来。
会议现场照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东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