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赵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的广阔沃土上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助力南疆红枣提质增效。2024年7月14日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赴第十四师皮山农场、47团科技支农社会实践服务队师生12人,前往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一连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下午5时在皮山农场一连,实践服务团深入枣园地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指导。为团场职工讲解了七、八月份枣树坐果关键期的栽培管理技术。杨伟伟教授说:“七八月正是枣树孕育丰收的黄金时节,水肥管理的精准调控与修剪技术的合理运用,是提升坐果率、保障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关键。正确执行除萌蘖、去新梢、抹芽等操作,并科学规划枣头数量,将为枣树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一连连长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已在六月份完成了疏花保花的工作,相信经过杨老师的专业指导,今年的红枣收成定能再创新高。”
图一 杨伟伟教授现场进行枣树修剪技术指导
图二 一连连长和杨伟伟老师进行交流
随后,服务团队的同学们为现场连队职工们发放精心准备的《红枣栽培技术手册》,为职工们提供了科学种植枣树的依据和参考。此外,团队还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收集了在红枣种植管理期间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为后续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农户们纷纷积极响应,认真填写问卷,表达了对提高红枣产量与品质的殷切期望。在调查中,针对民族职工语言沟通困难问题,团队中的热伊拉·艾合买提同学发挥自身双语优势,顺利完成了现场调研和翻译沟通工作,确保了信息传递畅通。
图三 团队学生发放红枣栽培技术手册
图四 团队热伊拉同学询问农户问题
在漫天黄沙的见证下,连队职工们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接纳了团队的到来,这份淳朴与信任让团队成员深受感动。此次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的红枣提质增效科技支农实践活动,不仅为皮山农场的红枣产业注入了新的科技动力,更在农户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未来,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学子将永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发挥自找苦吃的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