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省乡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中的“千万工程”作为浙江乡村发展的关键举措。近日,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组建了一支由九名优秀大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于6月30日踏上征程,致力于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深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双溪口乡姓潘村与溶江乡大雅畈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与村领导以及村民展开深入交流和合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千万工程”,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一、初识乡村:了解底蕴深厚的乡村风貌
团队分别在姓潘村潘书记以及大雅畈村江书记的引领下,漫步于乡村之中,细致且深刻地感受着来自乡村独特的魅力。眼见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般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在此间错落有致的古朴小屋,一派动人的田园风光,透露出一种宁静且有古朴的气息。通过7天的实地考察与深入交谈,团队对两个村子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实地考察:体验农业生产与加工的技巧
团队为了深入了解姓潘村的农业生产及其加工状况,来到薏米加工厂、土爽面加工厂以及葡萄种植大棚等第进行实地考察。在炎炎烈日之下,队员们与村民并肩,为葡萄套袋,交流种植技术,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这些亲身体验让团队成员们对乡村产业及加工过程的艰辛和细节有了更加直观的深入和了解。
随后,团队来到溶江大雅畈村,走访调研村中黄花菜采摘以及生产加工售卖的情况。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黄花菜的采摘过程,积极与村民展开交流,了解有关黄花菜田的收益情况,并详细询问黄花菜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在化加工流程之间的不同与融合。此外,实践队还积极探访冷链物流枢纽,参与黄花菜的储存与管理,为农产品保鲜与物流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思路。
三、文化融合: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在与姓潘村领导的座谈中,团队深入探讨了姓潘村丰富的文化底蕴。姓潘村的朱书记与潘书记自豪地表示,村内有着含有深厚底蕴的博士文化和杏花文化,这两种文化不仅是村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村子独特的文化名片。朱书记向团队介绍道,姓潘村有着深厚的博士文化和土爽面特色,但却非常缺少创意的包装。于是村内希望将村子特产——土爽面与这两种文化巧妙地进行融合,以此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该团队为其设计了涵盖当地文化的包装,并取得村领导们的赞赏。最后,村领导还特意提出,希望团队能为村内的薏米产业出谋划策,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食品,让更多人了解到姓潘村的优秀文化。
紧接着,该团队很荣幸地接受了溶江乡大雅畈村的委托,承担起为村庄制作一部高质量宣传片的重任。他们发挥设计、拍摄等专业领域优势,将大雅畈村的景色、文化及未来发展潜力呈现在宣传片之中,使这部宣传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大雅畈村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通过镜头展现了村庄的发展潜力及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宣传片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宣传支持,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激发大家的热情。
四、出谋划策:助力姓潘村文旅发展
同时,团队在姓潘村的参观过程中,观赏到了村内许多旅游观光景点:潘氏小长城、关公庙宇、金岭脚水库、仙人游景点、锁星桥、义兴桥、无二心墙、潘氏宗祠、文化礼堂、特色古宅以及博士山等众多文化景观。为充分展示这些独特资源,团队精心策划并打造了潘姓十二景。为充分展示潘姓村的多重魅力,令每位来访者都能轻松体验到这的独特魅力,我们精心策划了一条潘姓村旅游专线。
带着对姓潘村深深的不舍与期待,暑期社会实践团圆满结束了为期7天的实地考察与社会实践之旅。本次浙江丽水缙云乡村之行,团队不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留下了青春的汗水与足迹,还与姓潘村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承诺将持续关注并帮助村庄的发展,助力姓潘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共同为乡村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温旻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