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王宇轩)日前,集美大学“机工新旅者”三下乡实践队赴云南昆明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事迹纪实馆和云南省档案馆实地考察南侨机工的过往事迹。作为实践成员,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祖国大地的另一处历史故地。
图为机工新旅者出征前合照
云南一座拥有绚丽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如果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富足丰沃的自然资源构成了魅力云南,那么从古至今那些发生在云南大地上的抗战历史则是构成“七彩云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伴着东升的朝阳,一群满怀热情和敬畏之心的青年们踏上了寻忆南侨机工不朽伟绩的路途,跟随着他们,你会发现,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之旅将在历史的尘埃中缓缓展开。
首先来到的是南洋华侨机工抗日事迹纪实馆,
图为机工新旅者初入展馆
步入馆内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室内文碑写着”永远的丰碑“,加上几辆货运卡车盘旋向上,简单直白地展现了滇缅公路修筑的实景图,瞬间把实践队员拉回到了当初那个战火纷飞、人员伤亡的年代。
图为展厅内醒目的丰碑
沿着展馆的陈列区,一封封有关南侨事迹的手写信、一张张记录历史的黑白照、一件件英雄们留下的历史遗物逐渐进入成员们的视野,他们似乎在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机工们驾驶汽车,穿越艰难险阻,为前线输送物资,用生命和汗水筑起抗战生命线的壮举。每一件与他们相关的物件都让机工新旅者深深地感受那一份份厚重但无私的爱国情怀。此刻:他们的第一感受是:历史无声胜有声。
脚步继续向前,曾经那座通过网络才能瞻仰的纪念碑矗立眼前,机工新旅者们心中蓦然生出震撼和敬畏之情,他们站在巍峨的纪念碑前静默肃立。
图为机工新旅者们在纪念碑前静默
“滴答滴答...”钟表上的指针走过一格又一格,很慢,慢到好像走过了滇缅公路修筑的全过程,慢到好像跨越了南侨机工们的后半生,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南侨机工们不畏艰难、勇赴国难的英勇事迹。阳光映照下,他们名字虽被岁月尘封,但其精神却如丰碑般屹立不倒,如耀眼的阳光般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此刻,他们的第二感受是:南侨情怀何敢忘。
经过中午的休整,他们的脚步延伸至了云南省档案馆,这里珍藏着关于南侨机工们回国抗战的卷宗与图片。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机工新旅者们细细观察着展览中的每一张图片,用心感受那背后的故事,触摸着历史的厚重和深远。
图为机工新旅者在档案馆的合影
图为机工新旅者们协力完成拍摄任务
“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在申请《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时,因“抗战”二字受阻于日本,最终只能以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名义申报。”档案利用处的马处长回忆道,感叹抗战档案文献传播之不易。
图为马处长热情耐心答疑解惑
在他热情细致的分享下,机工新旅者们还了解到云南省档案馆的发展历程,直观地体会到档案保存的不易与艰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希望用数字化的方式保存档案的决心。此刻,他们的第三感受是:历史云烟永铭记。
今天的探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和致敬,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与精神的升华。实践者踏在先烈们走过的水泥路上,感受着跨越时空般的触摸,探寻到南洋华侨机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精神,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爱国情怀将永远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新征程奋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宇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