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受灾不退缩,引进水族造景技术

发布时间:2024-07-17 10: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夏前超   阅读 5.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 (通讯员 江宁江 丁弘毅)

2024年7月,黄山地区爆发山洪,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洪水不仅冲毁了大量农田和基础设施,还导致水产养殖业遭受重创,许多养殖户面临鱼类大量死亡和经济损失的困境。七月初,安徽农业大学百余位农业专家奔赴灾区一线指导生产。随后,在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安徽省“百校千镇万村”大调研活动开展之际,安徽农业大学赴黄山市黄山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对当地水产一二三产业进行调研和实地走访考察,深入了解汛情对黄山区农业生产的影响,走进乡土中国深处。

团队先后到达黄山区丰项水产养殖基地和黄山区石涧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家石斑鱼繁殖基地。经基地技术人员介绍,团队详细了解到石斑鱼的繁殖过程。经过严格筛选出健康且体重在三两到半斤的亲本鱼,在繁殖期,基地技术人员人工对光唇鱼进行挤卵,每条母鱼能产两千到三千颗卵。进行体外受精后,每一万颗左右的鱼苗被放入孵化方池中进行孵化。由于光唇鱼对水质要求高,天然生存的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其孵化用水是从黄山水库引入的泉水,温度保持在25度以下,而且该基地的孵化率能够达到99%,未孵化成功的鱼卵技术人员会将其清理,而后将鱼苗喂养丰年虾,待其能够平游后,转移到鱼苗喂养池中,每个池可以容纳五六万尾鱼苗。在喂养池里,鱼苗继续以丰年虾为食,一段时间后转用饲料喂养,达到售卖体型后分体型进行售卖。然而,由于七月份黄山地区连续几天的暴雨,石斑鱼卵的孵化率受到严重影响,降低了十到二十个百分点。

在面对强降雨对水产养殖带来的严峻挑战时,养殖基地负责人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密切监控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水体环境,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负责人面对强降雨等自然灾害时,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水产养殖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的精神,不仅是水产养殖行业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社会前行的力量源泉。

安徽农业大学指导下的五丰源合作社和安徽农业大学皖南试验站科技示范基地的合作单位——黄山区良富家庭农场,均受到山洪的严重影响。五丰源合作社由安徽农业大学水产首席专家丁淑荃指导,涵盖黄山区五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的1700多亩稻虾、稻鳖、稻蟹、稻鱼和稻鳝五大品种模式。2017至2018年,进行稻虾鳝综合种养;2019至2020年,实施稻鳖综合种养;2021至2022年,发展为稻蟹鱼的综合种养。然而近期黄山地区连续暴雨,导致山洪爆发,稻田秧苗被尽数冲走,鱼虾鳖也大量流失,给合作社的农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五丰源合作社的负责人首先组织人员对受灾区域进行紧急排水和清理工作,尽可能挽救尚未完全被冲毁的稻田和水产。同时,他们积极联系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寻求技术支持和指导,安徽农业大学百余位专家也奔赴灾区指导生产。合作社还申请了政府的紧急救援资金,用于购买新的种苗和修复基础设施,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

黄山区良富家庭农场集水稻、油菜、果蔬、水产品、畜产品等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团队成员进入农场后,发现地上大片腐坏的果实和树上的鸟类。负责人介绍,这些果实的腐烂是由于黄山最近爆发的山洪所致,洪水引发果实病害,导致腐烂,吸引了自然环境中的鸟类啄食果树上的果实。这些自然灾害使果农长时间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良富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则迅速评估了果树和其他作物的受灾情况,组织人员进行病害防治和清理腐烂果实,防止病害进一步扩散。他们还加强了农场的排水系统建设,以提高抗洪能力。

此次三下乡团队开展了一项特色活动——指导研学微观水族造景。在指导老师丁淑荃的教学讲解下,当地前来研学实践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实际操作,将水族造景技术引入黄山。在丁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首先对青龙石、松皮石和鹅卵石等材料进行了清洗和准备。随后,指导老师丁淑荃详细讲解了微观水族造景的具体步骤,包括规划和设计、准备材料、设置底床、布置硬景、种植水草和加水等环节。每一步都充满了科学性和艺术性,既考验了动手能力,也激发创造力。

在实际操作环节,团队成员们分工合作,认真设计并完成了各自的水族造景作品。每个作品都融入了成员们独特的想法和风格,展示了他们对水族生态系统的理解和热爱。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成员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水族生态系统的知识,还提升了专业技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精神。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水族造景的独特魅力,还见证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蓬勃发展。通过与当地农民的交流,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必将更加绚丽多彩。

通讯员 江宁江 丁弘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夏前超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