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青春先行——实践共支教一色,青春与梦想起飞

发布时间:2024-07-17 01: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君怡   阅读 4.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张君怡)7月10日,在天边悬挂的柔和夕阳的见证下,武汉轻工大学青梦志愿服务队到达田二河镇初级中学,并在这里开启为期15天的支教志愿服务。

图为志愿者们刚到学校时的合照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田二河镇初级中学地处汉川市西隅边陲重镇——田二河镇振兴路南端,现有学生近800名,其中小升初学生近300人,而武汉轻工大学青梦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支教活动的对象,正是这些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孩子们。他们的小学开设课程较少,接受的红色思想熏陶较少,对即将迈入的七年级的课程——历史、思政了解较少基础薄弱。因此,梦想课堂成为青梦志愿服务队开展的支教的重要课程之一。

图为青梦志愿服务队与学生们在教学楼前的合照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梦想课堂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带领学生们认知社会主义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引导他们说出内心小小的梦想,并以可回收材料为原料制作“梦想时间胶囊”,在志愿者带领下埋入校园的一角,等待在时光和汗水的浇灌下收获果实。

一场筑梦之旅

上课铃响,田二河镇初级中学小升初班级的讲台上走来一抹鲜艳的红,那是志愿者张君怡身上衣服的颜色,也是武汉轻工大学青梦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轻工大青梦志愿队”) 队服的颜色。

教室里,孩子们目光灼灼,聚精会神地听着志愿者张君怡的自我介绍,并鼓掌欢迎。当她在课堂开始前问同学们是否知道什么是中国梦时,她发现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时候她才深刻意识到这边孩子的红色思想教育较为贫乏,同时也意识到了这堂课的重要性。于是,志愿者在白板上放了一个《那年那兔那些事》的剪辑片段后,再同学们在纸上写下自己认为的“中国梦”以及每个人自己的梦想。

图为学生们专注听讲的画面

接着,她给同学们讲解了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其中,她用更加贴近生活的语言简略讲解了“民族”“复兴”“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等词的涵义,让孩子们在学习七年级的历史思政课之前初步了解到这些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们增强名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

图为志愿者引导学生学习逐梦路上的成就

然后,志愿者通过介绍周恩来,袁隆平,张桂梅,黄文秀等家喻户晓的前辈的英雄故事和伟大梦想之路,引入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的联系,让他们明白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是息息相关的,个人梦想的建立不能脱离国家的梦想。

最后,志愿者收集课堂开始时同学们写下的中国梦和个人梦想,并引导让孩子们勇敢的将自己的梦想写在纸条上放进时光梦想胶囊。其中“老百姓能不再吃不饱穿不暖”,“我们的国家不会再被侵略”,“国家变得强大”,“希望收复台湾,早日统一”,“世界和平,没有战乱”“不再发生暴乱,让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的家”等质朴又伟大的文字戳动了每个志愿者的心灵。是的,他们现在或许视野并不开阔,知识并不丰富,但他们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善良的赤忱的心。

图为学生写的“中国梦”

童心有光

在勇敢说梦这一环节,有同学说:“我希望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像抗疫时一样冲在一线保卫祖国”,也有同学说:“我想成为一名化妆师,因为化妆的时候可以让别人感到快乐,自己也会快乐”,也有同学说:“我想考上大学学习知识后,回家种田,把家乡建设起来”等等。无论是保卫祖国,还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建设家乡,这些梦想都让志愿者感动,他告诉同学们,每一个梦想都有特别的价值,不一定要都是伟大的宏远的,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是质朴的落叶归根:回家种田。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志愿者回想自己的成长,她发现自己人生中的老师们在各个阶段都不仅教书,还育人,传递给自己红色革命思想让自己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而梦想课堂教孩子们中国梦的内涵和国家的发展,鼓励学生勇于表达理想并付诸实践,这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志愿者,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风吹树动,教育在传递,愿你我都能化为轻风,摇动更多懵懂的心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君怡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