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学子三下乡:深耕乡村沃土,闪耀青春担当

发布时间:2024-07-13 23: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8.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覃贞洁 唐郦琳) 为弘扬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2024年7月7日至10日,南宁理工学院“青春梦想,知行合一”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开展为期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抒写乡村实践故事,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贡献青年力量。

泗民村以打造“善治兴村、宜居泗民”为目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大力推进根竹镇乡村振兴示范带、荷润物流、趣山野文旅等重点项目,促使乡村建设实现快速而显著的发展。

在活动开展前,队员们已在网络上初步了解到根竹镇在乡村振兴战略前后的变化,到达村子后,又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泗民村的基本情况。村民们用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了温暖,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

农耕体验,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农业强国,不仅是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生活的内在需求,更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故此,我认为重视并推动农业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发掘农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潜能,为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积极投身于我国农业发展之中,共同建设农业强国。泗民村坚定了这一理念,将废土地进行利用,建立种植研学基地,与学校合作,让学生们来学习并亲身体验农耕文化。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能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收获的幸福,体会到务农的辛劳和一饭一蔬的来之不易,更是有利于培养未来促进农业创新发展的后备军。故此,7月8号团队成员们也来到种植研学基地亲身体验体验农耕文化,烈日当空仍不减队员们的热情。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农耕文化,收获劳动的快乐和幸福。通讯员 卢文静 供图

电商助力,见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7月9日,团队成员们参观电商小院,了解当地电商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电商小院的朱老板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并十分热情的邀请队员们品尝小院的特色产品——平南芝麻糊。朱老板表示,自从来到泗民村后,他们尝试了多种经营方式,最终决定建立电商加庭院经济的多元化平台,并在城市开设卫星店以引入客流。虽然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们始终坚信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只要坚持不懈跟党走总会找到出路。朱老板的创业故事让队员们深受感动,在倾听朱老板讲述中也体会到了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和拥护性。

图为团队成员听电商小院朱老板讲述创业经历及心路历程。通讯员 覃贞洁 供图

青年担当铸就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队对整体活动进行收尾与总结。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到泗民村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现状,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和活力。同时,团队成员也深刻认识到了乡村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学子们被乡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忠诚。这种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位学子的心灵,也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村支部书记说明泗民村相关情况。通讯员 卢文静 供图

作为当代学子,深知自己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为乡村人民送去温暖和关爱。

此外,这次活动也让学子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机会。队员们表示将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感恩父母和老师的养育之恩和教诲之情;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未来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梦想,知行合一的誓言。

为期四天的三下乡活动虽然短暂,却意义深远。它不仅让南宁理工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深入了解到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锤炼了意志品质,增长了才干见识。更重要的是,队员们在这片热土上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将青春的热血和汗水洒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队员们将继续发扬青春梦想,知行合一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们在文创园的合影。通讯员 卢文静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琦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