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于凌珊)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7月4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遗”心一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以实地探访、学习体验、文化交流等形式,近距离感受千年金箔,流光溢彩。
启程:心怀敬畏,走进金箔之乡
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蕴藏着无数被时光雕琢的秘密。而其中最令人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莫过于南京金箔技艺。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有幸踏入了南京金箔金线总厂的大门,亲身探寻这一古老手艺的奥秘。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位于金箔之乡栖霞区龙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也是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项目管理单位。抵达后,师生们首先参观了该厂著名的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展示馆,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展品和讲解员详实的解说,实践团初步了解了金箔的历史沿革、制作工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图为展馆讲解员陈月老师向实践团讲述金箔的由来以及背后的故事
体验:匠心独运,亲手打造金箔梦
薄如蝉翼、软似绸缎的金箔,经由三万次锤打方可打出。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体验金箔制作的艰辛与精妙,活动特别安排了金箔技艺体验环节。在国家级非遗“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葛义根老师指导下,学生们体验了南京金箔锻制中的最后一道锻打工序“打了细”,这也是金箔锻制技艺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在汗水与坚持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匠心”二字的重量,也感受到传统手艺人的伟大。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捶打金箔
交流:文化碰撞,共话非遗未来
活动期间,师生们有幸与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葛义根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大家围绕金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坚守金箔锻制技艺40余年的动力等议题展开,葛老师缓缓讲述着自己坚守技艺四十余载的心路历程,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也有对未来传承之路的坚定信念。他提到,每一道工序、每一次敲打的背后,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毅力,传承不仅是肩头的责任与使命,更是内心深处纯粹而炽热的情感寄托,这也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学生们听后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艺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觉醒,这种直观而深刻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保护的热情与责任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让其成为历史的绝响。
图为实践团师生与葛义根老师进行交流
此次暑期三下乡非遗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金箔文化的深刻探索,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担当的青春之旅。我们相信,在更多青年学子的共同努力下,金箔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定能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为团队成员与葛义根老师、夏明功厂长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凌珊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