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月18日讯(通讯员 刘圆)为学习儒家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参观并为游客讲解儒家文化。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山东曲阜,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建立了中国人文主义思想体系。《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浓缩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孔子弟子思想的精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元典之一。孔子在母亲的教导下,从小勤奋好学,常设俎豆、设仪容。15岁起,孔子便立誓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孔子,用他的一双慧眼打量众生,用一颗悲天悯人的情怀温暖世人。
进入孔子博物馆后,实践队员们开始了各自的工作。实践队员为游客进行一系列的讲解,使游客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孔子及其儒家文化,实践队员仔细,清晰的讲解也赢得了很多喝彩。当天,实践队员还遇到了来自内蒙古的小朋友们,看到他们实践队员很高兴还有小朋友可以来了解学习儒家文化,实践队员们都希望他们可以记住并传承下去。
图为孔子博物馆场景。通讯员 龚炫玮 供图
随后,实践队员又欣赏了萧韶乐团的精彩演出。萧韶乐团使用雅瑟、编钟、篪等复原的古乐器演奏出一曲又一曲优美的音乐。中国音乐的历史有八、九千年,和中国文化一样从未间断。 先秦时,见于文献记载的乐器有近70种,仅在《诗经》一书中提及的就有29种。 包括打击乐器鼓、钟、钲、磬、缶、铃等21种,吹奏乐器箫、管、埙、笙等6种,弹弦乐器琴、瑟2种。每位观众都沉溺在优美的音乐中,实践队队员也都感叹传统音乐的优美,并且非常敬佩每位演奏者可以花费时间钻研古乐器。演出结束后,实践队员还与萧韶乐团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实践队员切实感受到演员们对古乐器的热爱。
图为萧韶乐团正在演出。通讯员 龚炫玮 供图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此次实践中,实践队员们通过讲解、问卷等方式为游客进行科普。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所以在此之前,每位实践队员都对此次实践做了充足的准备,阅读了大量关于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典籍。这样实践队员不仅可以为游客清晰明白的讲解,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也避免了让游客们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讲解结束后,实践队员们还去了卖纪念品的店铺,里面商品琳琅满目,但每一件商品都带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各种商品与孔子文化相结合,展现各种各样的风采。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游客讲解博物馆内展物。通讯员 龚炫玮 供图
当前社会科技发展飞快,有很多小朋友及其成年人都不是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不愿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以致于当前的传统文化鲜为人知,有的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员们切实了解学习了儒家文化,进一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此次实践时间只有短短几天,但每位实践队员都竭尽全力地去宣传传统文化,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实践队队员们作为当代青年肩负起各自的责任,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传遍大街小巷,不再鲜为人知而是家喻户晓。并且还要让青少年们学习,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不再“沉默”。
图为“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社会实践队队员在孔子像前合照。
通讯员 龚炫玮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圆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