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护环境,节约资源促发展——烟台大学“绿色千里行”实践队赴青岛实践

发布时间:2023-09-06 17:56   来源:烟台大学   作者:石朝鑫   阅读 94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众日报青岛7月16日讯(通讯员 石朝鑫,罗凌奕)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解决人民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了每个城市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如何处理垃圾,使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关注的问题。而垃圾分类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一支大学社会实践队,我们相应国家号召,走进青岛,实地调研学习青岛的垃圾分类举措。

垃圾分类,成员们出发了

在7月9号,实践队来到青岛李沧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了解青岛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特色在于全面推行“四个分类”制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市民参与等方面。也明晰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掌握到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了解了青岛市分类后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方式。比如,大骨头和贝壳类因为不能被分解的垃圾不属于厨余垃圾,而是其他垃圾,化妆的口红属于其他垃圾等等。随后我们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加深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运用。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进行“垃圾大作战”比拼游戏。大众日报通讯员 罗凌奕 供图

讲解员在讲解时讲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垃圾的生产者,也是垃圾问题的受害者,都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到垃圾分类,从环境问题的角度看,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是由小区域的环境问题发展和累计起来的,它的根源应该是每个人身边的环境。” 垃圾分类是一项全球性的大工程,想要更好的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这需要全员积极参与。青岛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水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朝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