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低碳生活,是对大自然的保护,也是对人类的保护。节能减排,是对环境的负责,也是对人类的负责。垃圾分类不仅是低碳生活的体现,更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7月6日,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绿色千里行”实践队秉持着“践行垃圾分类,引领低碳生活”的理念出发。实践队员来到青岛市进行垃圾分类的学习,调研与实践。
践行垃圾分类,引领低碳生活
7月6日,队员们首先来到了青岛市市北区洛阳路街道郑州路社区居民委员会。经了解,郑州路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是全员进行,由社区党委领导,社区工作人员落实,居民参与。在各个部门与社区的配合下,郑州路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明显的成效,社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日常生活更加有序。7月7号,队员们相继来到青岛市市北区,市南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在这里,宣教中心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各自社区的垃圾分类现状。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垃圾分类的宣教力度。宣教人员介绍,社区宣教中心都跟周边学校有着密切的合作,“垃圾分类”进校园。在学校里举行垃圾分类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更早地向孩子们灌输了垃圾分类的概念,加强了垃圾分类的宣教力度。
不仅如此,在社会上,宣教中心也成立了相关组织与团队。进一步实现垃圾分类。在青岛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画卷中增添了斑斓的一笔.让青岛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了坚实的保障,为青岛市的低碳生活增添了一份力量.在垃圾分类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得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在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工作人员细心地为队员们讲解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以及垃圾的再利用。这让队员们对垃圾分类有了简单的认识。
在7月7号,实践队来到青岛李沧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了解青岛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特色在于全面推行“四个分类”制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市民参与等方面。也明晰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掌握到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了解了青岛市分类后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方式。比如,大骨头和贝壳类因为不能被分解的垃圾不属于厨余垃圾,而是其他垃圾,化妆的口红属于其他垃圾等等。随后我们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加深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运用。
7月8日,队员们分别来到了青岛市崂山区与李沧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在基本的介绍与了解后,工作人员和队员们进行了游戏互动与知识问答。将本次实践以一种活泼,轻快的方式进行。经了解,垃圾分类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也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宣教,沉淀……在其中,垃圾分类需要更高部门的支持与领导,需要资金的支撑,需要人力的补充等。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垃圾宣教,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垃圾加工……都需要增设不同的结构体系与相关处理基地。短期的实践也许不能迅速地解决垃圾分类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但是,能够在队员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环保的种子。这颗种子将会慢慢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践行垃圾分类,持续绿色发展
做好垃圾分类是低碳行动的指南,是低碳生活的实践。做好垃圾分类,是贯彻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求。如果垃圾不分类,生态环境会被破坏,社会经济不会发展,人民幸福感不会提高。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环保的重要性也将不断提高。因此,垃圾分类不能只是喊口号,需要行动起来。关注身边的垃圾分类,在学习中努力,在生活中践行。共筑美好未来。在这段充实而又难忘的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对垃圾分类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队员们也开始关注身边的垃圾分类,鼓励更多的人进行垃圾分类。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垃圾分类不应该只是喊口号,而是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做出一定的成效。垃圾分类不只是一代人的责任,更是世世代代的责任。好的环境,就会有好的延续,有好的未来。保护环境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传承。
编辑审核 金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朝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