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贝雕更高层次价值,走贝雕市场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3-08-28 19:04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   作者:李钰怡   阅读 78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3年7月8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首批100个种子项目示范队——广州新华学院“雕情贝艺”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汕头市金平区进行考察和调研,旨在弘扬和发展非遗贝雕文化,探索贝雕产品市场化之路,推动潮汕贝雕文化与经济双向共同发展。

参观潮汕文艺人才交流中心

为深入了解贝雕文化,实践队跟随潮汕贝雕传承人林汉桂先生和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来到首届潮汕文艺人才交流中心进行走访参观。  

走进交流中心,映入实践队眼帘的是各式各样不同的精美的贝雕展品。在参观过程中,林汉桂先生为队员们一一讲解每件贝雕作品背后的故事。贝雕作品中典型代表属《花鸟图》——花代表植物,鸟代表禽类,常以传递美好寓意。花的种类不同又引伸出不同的含义,荷花表示高雅素洁,牡丹则表示雍容华贵。由于每幅贝雕作品背后的寓意不同,于是,不同的贝雕作品通常都会出现在各种场合中。


图为林汉桂先生向队员讲解贝雕故事。通讯员 朱威 摄

在林汉桂先生的耐心讲解下,队员们对贝雕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队员们了解到贝雕曾经的历史,得知贝雕制作的工艺复杂,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首先要先绘好图的样式,然后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再逐个打磨小部件,最后将各个象征着美好的小部件进行拼接,才能制作成一件极其精美的贝雕作品。通过此次参观,队员们对贝雕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拓展贝雕市场化方向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采访潮式旗袍店的颜淑仪女士

2023年7月10日,实践队出发前往颜族米兰旗袍店对颜淑仪女士进行采访。旨在通过采访获得制衣经验,为实践队设计贝雕服饰提供灵感。在与颜淑仪女士的采访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一件衣服从原材料到尺寸,再到成本和工艺,都是产品生产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卢湘莹女士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传统贝雕要想在市场化这条路上走的稳,走的远,必然离不开贝雕产品的创新设计。通过本次采访,实践队了解到,传统贝雕的创新设计有利于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要求,可以进一步提高贝雕产品的销售量,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实践队将贝雕与服装结合的可行进,为实践队创新贝雕宣传方式,走贝雕产品之路打下了基础。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颜淑仪女士进行交流。

通讯员 朱威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帅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