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的基层联系点、脱贫帮扶的探索地和“四种人”要求首提地。8月4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八八战略”丰富内涵,外国语学院“循‘浙’里足迹,促双语学‘习’”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下姜村,探索以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乡村振兴展示馆中,小分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姜村的回信精神,回顾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4次调研下姜村的经历,体悟习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和对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殷切期盼。20年来,下姜村由从前的“脏乱差”变成如今的“绿富美”,成为“梦开始的地方”,靠的就是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造石拱桥、铺惠民路、开民宿,致力于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之路。下姜村的嬗变,是习总书记关心、关怀、关爱的直接结果,也是浙江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缩影。
下姜村的乡村振兴路径在于找到最大优势进行精准定位,牢牢把握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核心。通过党建引领带动产业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建引领、规划统筹、共联共享等机制,形成支部引路、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良好局面,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现代休闲农业,打响了下姜村乡村旅游的品牌。
在与下姜村党支部副书记姜国炳同志的访谈中,姜书记表示:“千万工程的实施其实是从整治生产生活环境入手的。” “现在下姜村的一切事务,党建一定是走在最前面的,生态保护以及乡村治理必须从最基础的党建抓起。”
下水方知水深浅,探索真理靠实践。小分队在前期资料收集和与姜书记访谈的基础上,就下姜村以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共富路径探索制定了调研问卷。在与民宿老板访谈和与村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下姜村不满足于“一枝独秀”,牢牢记住“先富带动后富”的教导,带领邻村探索以下姜村为龙头、多村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形成“大下姜”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在葡萄大观园中,现代化技术颠覆了小分队成员对传统农业的印象。全智能化管控、智慧农业信息管理平台、数字化自动调节光照与湿度设施等现代化技术大大提高了葡萄产量,使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在狮城酒坊中,小分队感受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下姜红”米酒,体会“大下姜”生态富农、产业富农、文化赋能的发展道路。
发展越来越好的下姜村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为家乡发展贡献青年力量。“95后村官”杨璐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助力下姜发展。“优秀的年轻人创造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也要能够吸引优秀的年轻人。”谈及如何发挥青年之力,杨璐珽认为首先要增强下姜村对年轻人的精神感召力。“溯源,或者说为自己成长的土地奋斗的激情,是年轻人愿意回乡创业的最根本动力。”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带着青年特有的活力,积极抢占政策风口,努力闯出一条既符合村情实际,又契合当前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带着一心为民办实事的热枕,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有限的精力和青春,投入到为乡亲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中去。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更是浙江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深入走访调研,小分队深入挖掘下姜村共同富裕的转型故事,以亲历亲悟为基础,通过当地副书记谈做法、大学生村官谈经验、当地村民谈感受,探索下姜村以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成功路径,落实语林学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担当,宣讲成功经验和成熟机制,助力共同富裕示范村建设。
文字来源:俞俊丞 汪冉
图片来源:王晶 李亚娓
视频剪辑:王晶
审核校对:钱敏儿
责任编辑:朱心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