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理工学子三下乡 | 青春汉中留坝行,探索红色文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3-08-27 14:48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   作者:李欣   阅读 86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青春汉中留坝行,探索红色文化路径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3年7月14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忆历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汉中市留坝县展开调研学习活动。调研主要围绕红色旅游发展,当地特色民宿集群建设,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旨在让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通过主动参与,认识和把握乡村治理发展变化,借此切实为推动乡村振兴,红色文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中国近代史展览馆,感受三秦大地红色记忆

实践团队走进汉中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在带队老师的指引下,实践团参观了中国近现代史展览馆,这里展现了近百年来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用大量的文物及丰富多彩的红色题材展示了各个时期的光辉历程。在参观中还了解到馆内分设汉中三线建设馆、国际军服馆、国际徽章馆、国际老爷车馆等八大馆,展馆中每件文物都记录着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每个展厅都倾诉着国家的危难与民族的复兴历史,使人身临其境,深受触动。“留坝县是革命老区,也是鄂豫陕苏区和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通过来到汉中红色文化体验基地调研学习,重温革命路程,了解革命故事,领略红色文化,希望能通过实践活动助力乡村红色文化的发展。


图为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国近代史展览馆。 马莹 供图

探寻红二十五军旧址,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为让实践团队更深刻领悟“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革命精神,随后,实践团队乘车来到了留坝县江口镇参观红二十五军军部江口旧址,指导老师为实践团队成员讲解了红二十五军的英勇事迹,了解到红25军是4支长征队伍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工农红军,是长征先锋。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团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实践团队采访了当地的居民和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实践成员们怀着崇拜与敬佩的心情,来到旧址旁教师之家中进行访谈学习。这位爷爷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当地学生做资助,抗疫期间为当地医院捐助医疗器械。同时他也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坚持练习书法,修身养性,来到爷爷家里,看到了墙壁上张贴着精美的字画。在临走之际,爷爷嘱托我们青年一代要坚持学习,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接着实践团队又采访了红25军国防教育基地的工作人员,在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红25国防教育基地开展暑期国防教育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是红25国防教育基地的特色,目的是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意志,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将红色基因植根于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江口旧址旁的居民。 马莹 供图

融合“两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为进一步探索留坝乡旅建设,共筑产业振兴之梦,实践团又通过采访江口镇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近年来,留坝县依托秦岭山脉,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旅游金招牌,发展特色民宿产业,形成“民宿+”旅游模式,让游客宿“山”,宿“水”宿“红色文化”,已形成规模化的乡旅民宿建设。同时主体将“绿色”转化为经济优势,再次结合江口镇红二十军军部江口旧址,中国近现代史展览馆,红二十五军红色研学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地形成的特有的红色文化。实践团队调研发现,想要赢得旅游文化的竞争优势,必须立足于地域特色,深入挖掘人文地理资源,才能推动乡村旅游绿色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红色文化基地合影。 马莹 供图

在本次促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通过深入走访、认真参观、详细记录,以自身所学为基础,结合调研现状,总结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发展献言计策,探索红色文化路径,开拓新式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培养学习与沟通宣传能力,在实践中以新的文化理念,新的形式探索红色文化路径,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同时注重抓问题关键,为当地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身体力行以青春智慧和青春朝气为农村农业发展建言献策、施展才干,延续留坝精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