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金院三下乡:朱金摹匠心,木雕刻乾坤

发布时间:2023-08-18 04:07   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作者:卢清辉   阅读 79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三分雕刻,七分漆匠”,雕漆相合就之以匠心,以优质木材为原料,以雕刻技术为手段,经过细致地绘画,才能成为一项艺术品。2023年7月4日下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传非遗,守匠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探寻有着千年历史的宁波传统民间美术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金漆木雕。


宁波朱金漆木雕,浙江省宁波市民间传统美术,2006年5月20日,宁波朱金漆木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名“金漆木雕”,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构图特点主要吸取中国民间绘画和文人山水花鸟的优点,并刻有诗句,题款和印章。造型古典、生动,刀法浑厚,金彩相间、绚烂富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走进场馆,朱金漆木雕非遗传承人陈盖洪徒弟——肖旭东老师十分热情地带领队员们在各展厅参观。参观的同时,他也不忘讲述每一展厅、每一个作品的细节及故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来到了朱金漆木雕手工制作的车间,实体观察朱金漆木雕的制作工艺,非遗小队成员对朱金漆木雕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有切身体会,小队成员们积极参与了一次木雕的制作。从“打图样”到刷样上版、打坯和修光等多道工序,再到最后的上彩,每一步都需要传承匠人的耐心打磨,正是匠人们的严谨态度,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朱金漆木雕才能如此

在参观结束后,非遗小队有幸对肖旭东老师进行了采访,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老师的工作内容基本上以设计为主,主要是对雕刻好的产品进行建模设计、绘画等,偶尔也会参与雕刻、制作样板。老师说到,目前朱金漆木雕的市场还是以古建筑等方面为主,前景较为乐观,而且现在也对朱金漆木雕进行大力宣传,与当地多所院校合作,开设相关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当地的学生,加强对朱金漆木雕的推广。


最后,他对未来朱金漆木雕的发展前景提出愿景:“一方面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了解朱金漆木雕,可以多来艺术馆参观,感兴趣的可以留下来学习或者工作。另一方面是,能有更多像本次实践团一样对朱金漆木雕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到这一项非遗技艺,这是非常可贵的。”

走完整个场馆,欣赏了许多精美的展品,参观匠人们雕刻的过程后,非遗小队的成员们透过朱金漆木雕,又再次看到了那些属于传承匠人们的匠心所在。朱金漆木雕在不断充实、演变和创造的过程中,反映了宁波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彰显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但凝结和传递着工匠和甬城宁波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宁波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非遗的重要内容,更是发展甬城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小队成员也意识到这样的“传承”确乎一个个人、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跬步才能至千里。“做好非遗传承,守好匠心精神”是切实呼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的前提下,我们要做到守好自身立场,积极宣传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内涵,赓续非遗血脉。在宣传非遗这条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滴力量汇聚成非遗沿革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非遗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清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