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重温先烈们的革命事迹,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芜湖、池州红色寻访实践队于7月20日参观了芜湖市烈士陵园。
芜湖市烈士陵园坐落在市区东麓,与风景秀丽的神山森林公园相毗邻,共占地66亩。烈士陵园内有四个主要功能区,分别为纪念碑陵墓凭吊区、烈士事迹纪念馆、中心广场、接待管理办公等。
步入陵园内,四处的寂静笼罩着我们。这是个静默严肃的地方,烈士们在这片土地上有过美好鲜活的回忆,他们或是在战争中牺牲,或是在为国建设中不幸遇难。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一腔热血,满怀爱国情将永远传续下去。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沉睡了,但是他们的红色精神赓续不变。
继续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烈士事迹纪念馆,但不巧的是当天没有开放,我们便转步去了与之相对的陵园公墓。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慰烈工程碑记。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郑欣雨 摄)
在入口处刻着慰烈工程碑记,“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这样的字眼格外醒目,烈士们保家卫国,勇抛头颅、甘洒热血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走入陵园,我们看见一排排黑色的公墓,庄严肃穆,一行行端正的小楷镌刻了他们不凡的一生。文字本无声,可细看他们的英雄事迹,却越觉得振聋发聩。眼前不再是这样寂静的场景,而是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掷地有声的宣誓,是战火纷飞岁月里的呐喊,是救民于水火的坚定决心……他们以凡人之躯挡下枪林弹雨,换来今天的美好和平。也许在此之前,我们理解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是靠着前人记载,或者电影小说等艺术手法的呈现。但是当我们真正站在这里,看着无数烈士的墓碑,才能深刻理解到那段承重的历史,那是真真切切的,用无数烈士的生命描摹出的。
细看墓碑上的事迹,不知不觉令人泪目。有些人在交战时去世,有些人在赶路时因恶劣环境失去生命,还有些是在送饭途中被炮火中伤……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大山。我们往往知道的都是那些战争中伤亡的数字,殊不知每一个数字后面对应的都是无数烈士的亡魂。“青山埋忠骨,翠柏勉英魂。”他们长眠在青山下,将自己最好的岁月奉献给了这片山河。而现如今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华,理应当庚戌红色血脉,学习和传承烈士们的爱国精神。
时代各有不同,如今我们已不再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况,社会环境也相对稳定,但是我们不能够掉以轻心。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奋发向上,积极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在面对外来诱惑时我们要保持铿锵,坚定信念,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从容不迫的精神品质;在面对现实挑战时,我们要坚定自我,磨练心性,游刃有余解决困难。
青年的未来与国家的未来同频同向,青年一代的理想、本领和担当勾勒出国家的形象与力量。通过此次参观与寻访,我们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坚定了必须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红色革命精神的信念。总结过往经历,方能明确前进方向。我们唯有砥砺奋进,担当实干,才能不负青山下的烈士英魂,不负伟大时代。
(图为革命烈士之墓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洪慧 摄)
、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汪静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