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触摸铜陵脉络,牵出发展气象

发布时间:2023-07-26 22:59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张珂佳   阅读 95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3年7月13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铜都转型,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继续在安徽省铜陵市开展实地调研。今日,团队成员在陈殿林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九鼎铜艺美术馆、大通镇山礼乡村文化会客厅、五松镇1819文创园、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海峡两岸铜雕艺术研究院、犁桥水镇等地,与山礼创始人程陵、金丰元董事长钱雪芹、五松镇镇长郑秋艳、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刘哲军主任、西联镇副镇长方炜等展开了沟通交流,在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旅程中,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团队成员出发合照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的是新九鼎铜艺美术馆。该馆分别由三个展厅和一个工作室组成,十分典雅古朴,致力于铜文化的历史传承、工艺特色、艺术之美、匠心之韵,传播并塑造着新九鼎美学观念。


团队成员参观新九鼎铜艺美术馆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为深入探寻铜陵白姜文化,团队成员来到了大通镇山礼乡村文化会客厅。山礼创始人程陵在采访中提到,“白姜作为‘铜陵八宝’之一,已成为千年古铜都的城市名片。‘山礼’的打造,使白姜超越了农产品本身,被赋予了文化隐喻、情感联结等新的意义。”团队成员还在村落里参观了白姜育种、加工等过程,了解到“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芭茅搭棚遮阴”等宝贵的姜农经验。当团队成员真正踏上土地,顺应自然节律时,也谛听到漫长农耕岁月的回音,对古人的勤劳和智慧赞叹不已。


团队成员采访山礼创始人程陵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了五松镇1819文创园。在这里,团队成员了解到公司的发展变迁,包括成立枞阳蟹之都商行、线上线下一体销售、联动党员经营户等措施。“铜陵白姜历史文化悠久,曾充当宋、元、清三朝的贡品。姜真是个宝贝,是中国的地理标志,还可以做成生姜洗发水、护肤品、牙膏、红糖姜茶等产品。”对于金丰元铜陵白姜,董事长钱雪芹这样说。镇长郑秋艳补充道,“种植白姜还推动了乡村振兴,给我们镇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提升人民幸福感。”通过对文创园的研学实践,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讲农家话,做农家事,吃农家饭,向大地取经验”高瞻远瞩的意义。


团队成员参观五松镇1819文创园

在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海峡两岸铜雕艺术研究院,团队成员紧随刘哲军主任,近距离参观了铜雕、3D打印、珐琅等工艺。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让团队成员触动不已。团队成员还亲身体验了铜雕,与无可比拟的艺术瑰宝共同呼吸,同频共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铜雕创作中。


团队成员体验铜雕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最后,团队成员来到了风景如画的犁桥水镇。置身于白墙黛瓦马头墙,团队成员感受着传统的徽派建筑特色。在西联镇副镇长方炜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品尝特色菜品,感受皖风铜韵;观看荷花节开幕式,邂逅民俗风情;坐在摇船上,听取桨声欸乃……乡村振兴,就在文化赋能中,得以彰显。

 


团队成员参与第七届西联荷花文化旅游开幕式

吃一碟姜,品一盏茶,便偷得浮生半日闲。寻一方铜,感一段事,便窥出历史一炉香。寻味铜都,团队成员绝不止步于浮光掠影式的走访,而在于挖掘其深厚底蕴,描绘人文共美的铜陵画卷。最终,在为文化留住血脉的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珂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