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0月27日讯(通讯员 傅丽 陈旭 刘紫怡 ) 为赓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火炬,传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报国情怀与使命担当,2025年10月15日,“两弹一星”“红曜一心”志愿宣讲团走进知真楼305教室,以“大国重器,核铸辉煌——从‘两弹一星’到‘华龙一号’”为主题开展宣讲,带领现场听众回溯我国核科技事业从艰苦创业到自主领先的辉煌历程。
本次活动以大国重器为纽带,生动铺展了中国核工业从“两弹一星”筑牢根基,到“华龙一号”闪耀全球的自主创新长卷。主讲人以清晰的思维脉络梳理其发展历程,深刻点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国之重器的立身之本。宣讲过程中,主讲人通过模型演示与精要讲解,层层揭开了“华龙一号”的“硬核”密码:创新的177堆芯设计提升效率,独创的“能动+非能动”安全系统构筑双重保障,坚固的“金钟罩”式双层安全壳抵御极端灾害,国产化装备集群彰显全面自主成就。信仰的星火照亮求知的双眸,理论讲解过后,活动迎来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响应,现场气氛热烈。“华龙拼拼乐”互动更将活动推向高潮——大家争分夺秒匹配技术术语卡片,成功配对时的欢呼此起彼伏,志愿者为优胜组送上的惊喜盲盒,让同学们在拆盒的喜悦中,悄然致敬先辈们攻克技术难关、拆解“卡脖子”盲盒的无畏勇气。与此同时,另一侧的拼图手工区同样热闹,同学们指尖翻飞,一块块拼图精准归位,“华龙一号”核电站的宏伟轮廓逐渐在桌面显现,鲜活跃然眼前。
在互动环节热烈气氛的余温下,志愿者将视角投向广阔天地与未来蓝图,运用动态数据图表与鲜活案例,阐释“华龙一号”的全球影响,描绘了其从全球首堆落地到海外批量建设的足迹,生动展现其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清洁能源基石中担当的大国角色。活动过半,同学们更加深度共鸣,在“我是华龙代言人”创意环节中踊跃表达,欣然提笔,写下“向世界推荐华龙一号的一个个理由”,现场金句频出、火花四溅。志愿者们逐一为纸张加盖“两弹一星”标识印章,鲜红印记如精神火种嵌入纸页。眼眸中的印记,更加强化了同学们对这项 “国家名片”全球价值的认知,激发了以青年智慧拥抱未来能源变革的热情。
活动尾声,庄严的青春誓言响彻讲堂。在激昂旋律中,全体同学肃立宣誓:“追随科技强国梦想,贡献青春智慧力量!”铿锵之声传递着强核报国的坚定信念。最后的合影镜头,定格下新一代青年目光灼灼、挺拔昂扬的姿态——他们正以智慧和汗水,奋力奔跑在接力奋斗的新征程上。
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大国重器辉煌成就的展示,更是一次生动的“青春接力”号角。它深刻诠释了强国梦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内涵,激励青年学子以“两弹一星”精神为炬,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在建设核工业强国、共筑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中绽放青春光芒。

图为志愿者赵俊晖为同学们讲解“华龙一号”。刘紫怡 供图

图为同学们进行问答互动环节。郑玉婷 供图

图为志愿者刘紫怡赠送盲盒礼物。郑玉婷 供图

图为同学们写下对“华龙一号”的推荐词。郑玉婷 供图

图为同学们动手进行“华龙一号”拼图手工。肖钰晗 供图

图为志愿者和同学们合影留念。肖钰晗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晓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志愿红闪耀 基层深耕耘: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联合三方开展下沉服务实践
古城寻迹 实践赋能: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桥映古韵”团队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青春 “逆行” 返桑梓:湖大知行学子的家乡实践答卷
学子归巢 实践启航: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实践团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