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8日讯(通讯员 陈子怡、张幸) 近日,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广东金融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穗同心队的14名队员奔赴清远阳山县江英镇,开展持续一个星期百千万典型村的调研。这支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队伍,带着“以青春之力助乡村振兴”的热忱,以实地考察为笔,以问题导向为墨,在江英镇的田野间书写着属于青年的实践答卷。
6月30日上午,青穗同心队的队员们抵达江英镇,与镇政府初步对接,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人口结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特点及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为调研奠定了基础框架。当日下午,团队迅速召开会议,结合镇情调整原定最初的调研方向,将焦点锁定在当地特色产业——旱地西洋菜,并细致规划了后续行程。
图为队伍成员与在基地工作的菜农交流
下乡走访察实情,实地考察筑牢实践根基
7月1至2日,青穗同心队前往西田村等核心种植基地,实地观察旱地西洋菜的生长环境、种植模式、灌溉设施,亲眼目睹菜农的采摘、分拣、包装过程。7月1日下午,团队向项目负责人详细了解了当地西洋菜种植及销售情况,重点了解旱地西洋菜产业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转型标杆”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历程。据了解,获悉该产业起源于2021年对原基地的“接盘”,在政府扶贫基金支持下,如今已拓展发展至约450亩核心种植区,带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7月3至4日,为进一步拓宽视野,青穗同心队前往江英镇的另一个村庄,考察其他反季节蔬菜种植情况。通过走访邻近村落的反季节蔬菜种植点,对比观察不同作物的种植技术、管理模式与销售渠道,并与农户面对面交谈,队员们对当地农业产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分析西洋菜产业的优劣势提供了横向参照。
图为队伍成员实地调研西洋菜基地
街头采访听民声,村民交流汇聚基层需求
7月5至6日,团队到村民委员会调研,深入了解反季节蔬菜特色产业发展的历史和问题,与当地政府代表深入交流,共同剖析了调研发现的四个核心问题:保鲜运输难、水源匮乏、劳动力不足、产品对外销售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结合专业所长,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扩大深水井覆盖范围以解“用水之忧”、利用“乡村振兴人才回流计划”吸引年轻人返家乡劳动、稳定香港及珠三角核心渠道,同时利用电商扩宽新渠道、打造特色产业等,每一条建议,都凝聚着青穗同心队成员对乡村发展的期待。
图为队伍成员与村委书记了解本村大致情况
实践总结:青春聚力助农路,赋能乡村振兴
七天的江英之行,青穗同心队的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的厚度,用真诚倾听乡音的温度,从田间地头的观察到政企座谈的思辨,从产业历史的追溯到发展路径的探索,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实地调研活动的重要性,相信江英镇的西洋菜,会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长出更宽广的未来。
图为青穗同心队大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子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