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4日讯(通讯员:郎镜泽,方昱舜)“张阿姨说想要有人每周陪她读报,李伯伯担心家政员测血糖不专业……这些细碎的需求,正是我们制定标准的起点。”2025年暑期,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耆护家政,颐养无忧”实践团队的调研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百余位老人的心声。这支由会计、审计专业学子组成的团队,用三个月时间走遍上海虹口区、黄浦区、金山区的多个典型社区,在城乡之间、供需之间架起一座“需求桥梁”。
在虹口区某老旧社区,团队成员发现独居老人对“情感陪伴”的需求远超预期。“有位老人拉着我们说,家政员打扫再干净,不如坐下来听他讲段过去的故事。”团队成员回忆,这样的场景让他们意识到,养老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做了事”,更要“暖到心”。为此,他们在调研中特意增加了精神慰藉专项问卷。
而在金山区郊区社区,“专业能力缺口”成为突出痛点。多位老人反映,家政员测量血压时操作不规范,遇到突发不适更是手足无措。团队立刻联动社区医院开展专项访谈,详细记录基础医疗护理的关键流程,最终在标准中明确要求服务人员必须掌握血压血糖测量、应急处理等6项核心技能,并建立与社区医院的“15分钟响应机制”。
“从市区到郊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差异就像‘温差’,只有精准感知,标准才有生命力。” 团队负责人表示,三个月里,成员们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000余份,整理访谈录音超50小时,最终形成的需求分析报告,成为标准化体系最扎实的“地基”。如今,这些带着温度的调研成果,正转化为看得见的服务规范,让老人的每一个期待都有了回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