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扎根乡土直播间,解锁乡村振兴“新密钥”

发布时间:2025-08-24 15:5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薇薇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5日讯(通讯员 陈薇薇)2025年7月8日至11日,积极响应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号召,近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乡驿云帆”电商实践团进海南保亭、琼中、五指山等地,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赋能乡村振兴。

保亭红毛丹:直播间里的“甜蜜突围”

保亭红毛丹300亩基地带动百余户脱贫,品质上乘,却销路不畅、收购价低。优质农产品的“出山”之困,成为乡村振兴带头人陈波心头的重担。

实践团成员一头扎进果园手机直播镜头对准了果农辛勤采摘的双手和晶莹饱满的果实按下了红毛丹“出山”的快进键。“家人们看!这颗红毛丹,一年开花,四年养果,果农的匠心都藏在酸甜爆浆的口感里!”他们将“四年养果”的坚守故事融入直播脚本,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讲述果农的付出。直播间里,有人调整镜头,有人回复提问,有人紧盯数据…… 这场直播虽然是初次试水,学生们却真切感受到,课堂上学的流量运营、沟通技巧,在这场实践里有了具体的模样。陈波笑着说:“这不仅是在助农,更是给你们的专业知识‘验货’呢。”

 

为实践团成员直播讲解红毛丹农产品。
图为电商实践团队员合影留恋。

琼中飞瀑山咖啡:金牌豆香遇上“人才密码”

在琼中,飞瀑山咖啡豆以其卓越品质和制作工艺闪耀世界舞台。然而,创始人黄秀武却道出推广路上的“卡脖子”难题:“一场成功的直播,主播、控场、互动、数据监测,样样要专业,我们缺懂直播运营人才

  

为实践团成员与飞瀑山咖啡企业座谈。   痛点即是发力点。实践团迅速与企业达成“双向奔赴”的合作方案:企业开放直播间与实操账号,高校输送电商学子驻场实战。在飞瀑山咖啡馆的直播间里,学子的成长肉眼可见。起初紧张到忘词的学生,在当地主播的耐心带教下渐入佳境实践团成员感悟到,“直播不仅是卖货,更是在传递琼中咖啡的文化和故事。”这种“校地共育”模式,既为企业输送了实战型人才,也为学生搭建了从课堂直通职场的桥梁,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源头活水。

   

为实践团成员直播介绍咖啡产品。

五指山茶韵:电商运营,守护指尖匠心

五指山水满乡深处,鹦哥景红茶叶有限责任公司650亩生态茶园云雾缭绕。实践团沉浸式体验“从茶山到茶杯”的旅程,了解五指山茶历史,触摸古茶树沧桑,俯瞰茶海碧波,感悟制茶匠心。

创始人陈风帆介绍到,企业正致力将海南茶香飘向全中国,飘向世界,然而品牌线上宣传乏力”成为其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短板。针对企业痛点,团队精心策划“雨林深处的东方茶韵”系列短视频。镜头下,雨林生态的古茶树、匠人精湛的萎凋揉捻工艺、行云流水的茶艺表演交织辉映,用视觉语言向海外市场讲述海南茶的独特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了解五指山茶历史。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采茶过程。    在祥蓝迷手工茶作坊,创始人钟斐秋摩挲着茶叶,与实践团倾诉着坚守30年古法制茶的甘苦:“想守住老祖宗的手艺,小作坊生产许可证难批,直播带货又总被平台判违规封号,太难了!”实践团成员围坐茶桌,群策群力:优化账号定位,突出“五指山手工茶+非遗技艺+雨林秘境”核心标签;策划“一片茶叶的涅槃”系列内容,用真实的采青、杀青、揉捻、干燥场景,让观众见证匠心;引入AI工具辅助脚本生成和数据分析,提升效率。电商的赋能,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市场开拓架起了坚实的桥梁。

祥蓝迷手工茶创始人钟斐秋与实践团交流电商运营优化建议。

当青春智慧扎根产业沃土,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乡驿云帆” 电商实践团以实干作答:解锁乡村振兴的 “新密钥”,既孕育于田间地头的执着坚守,更紧握在新时代青年学子 “自找苦吃”、扎根基层的担当之中。他们的实践,是电商助农的鲜活注脚,更是青春力量赋能自贸港乡村发展的激昂乐章。

撰稿:陈薇薇

图片:何奇霖,孙昌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薇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05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