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里的“和事佬”:看律师如何用专业智慧化解基层矛盾 ——文法学院垚垚致远社会实践队探访山东小光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5-08-24 15: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葛晨飞   阅读 4.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当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消费维权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闹上法庭,往往会让当事人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如何让纠纷化解更高效、更温情?7月14日,文法学院垚垚致远社会实践队师生走进山东小光律师事务所,发现这里的律师们正用专业与温度,为基层矛盾开出“多元解纷”新药方。

垚垚致远实践队队员共同研究调解案例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律师调解室的秘密:

“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框架下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宋金栋律师向实践队分享了一则案例:某社区两户居民因漏水问题争执不下,物业多次协调未果。律师介入后,一边用《民法典》厘清责任,一边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促成赔偿协议,避免了诉讼拉锯战。

这样的故事在小光律所并不罕见。近年来,该所与街道、社区共建“法律咨询窗口”“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等平台,累计调解矛盾纠纷60余起,成功率超85%。刘志宏律师坦言:“很多当事人一开始剑拔弩张,但当我们用‘法言法语’翻译出他们的真实诉求时,火药味就淡了。”

宋律师和刘律师一起讲解调解的实际应用

普法“接地气”:让法律从纸面走进生活 :

除了调解,小光律所近些年来致力于公益普法等活动,与主管部门和街道社区联动,推进矛盾源头治理。在社区,律师们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编成“维权顺口溜”;在楚祥社区,宋律师用“孩子玩游戏充值能否退款”的案例讲解《家庭教育促进法》;针对中小企业,团队开展“民法典宣讲进企业”活动,为经营风险“把脉开方”。

“法律条文是冷的,但用法的方式可以是热的。”队员王同学在访谈笔记中写道,“原来律师的价值不仅是打赢官司,更是让老百姓觉得法律有用、好用。”

师生进行发问,与律师们共同讨论调解新路径

多元解纷的“小光样本”:专业力量如何下沉基层:

座谈会上,实践队师生与律师们深入探讨了法律职业与社会治理的契合点。张乐乐老师指出:“律所参与调解,既弥补了社区工作者法律专业性不足的短板,又能通过非诉方式减轻司法压力,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带队教师吴淑霞总结道:“从去年走访法院到今年探访律所,我们看到多元解纷机制正在形成‘官方+社会’的合力。而律师群体以其专业性和中立性,成为串联起法、理、情的特殊纽带。”

老师和同学们在认真的听宋律师讲实例

据悉,实践队将结合此次调研成果,联合小光律师事务所共同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通过案例汇编、情景模拟、社区普法课堂等形式,将律师调解经验转化为基层可复制的纠纷解决方案。团队还将建立"高校-律所-社区"三方联动机制,定期组织法学专业学生参与调解实践,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感悟法治温度。

"每化解一个矛盾,社会就多一分和谐。"宋律师表示,小光律所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基层治理的"法律参谋",让更多纠纷消弭于萌芽状态。吴老师指出,这一探索不仅拓展了法学实践教学的新路径,更展现了新时代法律人参与社会治理的使命担当。

                    实践队访谈后进行合照,定格收获与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葛晨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