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同心同语,共话‘疆’来”推普实践团赴新疆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4 13: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丽、华心赟、李怡宁、徐灿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4日讯(通讯员 徐灿)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同心同语,共话‘疆’来”暑期社会实践团,作为无锡市唯一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高职院校重点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大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号召,于8月奔赴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活动。实践团以推普助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为目标,致力于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边疆推普工作的实际成效,在民族地区推普攻坚行动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同心同语润边疆,推普宣讲声入心

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们先后走进新疆成丰易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与乌鲁木齐市锦霞社区,以语言为桥、文化为媒,通过“一曲经典传唱、一次红色故事会、一场主题报告会”的“三个一”文化推普系列活动,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真正走进心坎、融入日常。实践团由“库尔班·尼亚孜创办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感人故事引入,生动阐释普通话在打破沟通壁垒、推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展开一堂融“学、引、唱”于一体的普通话趣味教学课。队员们和各族群众面对面“学”日常用语发音,肩并肩“用”普通话读绕口令,手拉手“唱”响歌曲旋律,让“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的理念在观众的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图为实践团走进乌鲁木齐市锦霞社区开展“三个一”文化推普系列活动

▲图为实践团走进企业开展“三个一”文化推普系列活动

在民族团结和无锡文化宣讲环节,队员们深情讲述“苏疆”两地的深情厚谊,分享了《钱氏家训》的千年智慧、“四千四万”精神的时代动能,以及吴地江南饮食的文化韵味,让观众在语言相通中感受到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活动尾声,实践团与社区舞蹈队携手组成“石榴籽合唱舞蹈团”,联袂演绎《太湖美》与《青春舞曲》,悠扬的歌声与热情的舞蹈化作跨越山海的文化纽带,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也为本次的推普活动绘下一个圆满而温暖的句号。

▲实践团与社区舞蹈队携手组成“石榴籽合唱舞蹈团”

一线调研察实情,推普聚力映青春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推广普通话成为巩固新疆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新疆乡村振兴、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实践团以“集体调研+个别访谈”为主要方式,深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天山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走访少数民族青少年、青壮年农牧民、文旅行业从业者等群体,并与企业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展开面对面访谈,全面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现状、学习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少数民族文旅从业者开展普通话调研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展开面对面交谈了解社区居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

同时,为进一步考察普通话在日常生产与商业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团队走进贸易市场与农业果园开展深度调研。在贸易市场,队员们发现语言障碍明显影响了商户的议价与交易效率;在果园,果农表示语言不通限制了他们对先进机械的操作、苗木采购、产品推广销售以及农业技术的学习。调研过程中,团队及时组织现场会议,针对被访者反映的发音难点和学习需求,动态优化普通话培训内容,切实提升推普教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为后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高质量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贸易市场向少数民族商户开展普通话调研

活动间隙,队员们还前往参观了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感悟历史中深化了对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理解,为推普教学注入更多精神内涵。

▲图为实践团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

田间集市筑语桥,推普赋能助振兴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与市集商户,通过发放普通话宣传手册、开展场景化讲解,向少数民族同胞生动阐释普通话在日常交流和工作协作中的实用价值,让语言成为助力发展的“沟通之桥”。团队精心设计“日常口语跟读”“纠错音读正音”“绕口令趣味挑战”等互动环节,走进新疆国际大巴扎,结合产品销售、商户经营等真实语境,为少数民族商户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普通话培训,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帮助大家规范发音、提升表达,切实增强沟通效率,也让普通话推广更接地气、更富实效。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少数民族商户发放普通话宣传手册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桃园果农开展普通话培训

实践团充分发挥自身旅游管理专业优势,深入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桃园,别开生面地开启一场“普通话教学+直播助农”培训工作坊。队员们以当地特色黄金油蟠桃、白玉蟠桃为切入点,帮助果农逐字矫正发音、优化表达,使其能够更清晰生动地介绍产品特点、讲述品牌故事。队员们一边协助果农推广新疆优质桃子,一边以普通话培训赋能销售实践,真正实现“声”入人心、助农兴销,为特色农产品开辟新的传播与销售路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昌吉自治州桃园开展“普通话教学+直播助农”培训工作坊

语言相通架心桥,文字相融聚真情。为期七天的“同心同语,共话‘疆’来”推普专项实践活动,在两地群众的欢笑声中圆满落幕。实践团以“调研 — 实践—培训”为主线,构建起系统化的推普闭环,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累计服务群众百余人次。团队以青春活力为推普事业注入新动力,切实助力乡村振兴,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此次社会实践更是搭建起一座跨越万里的“锡疆”连心桥,让民族团结之花同时绽放在太湖之滨与天山脚下。实践团成员在服务中锤炼了专业本领,在奉献中坚定了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推普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了坚实而温暖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