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陈加诚、陈文凯) 2025 年暑期,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聚焦 “实践育人” 理念,组织多支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沉浸式实践活动。学子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收获成长,为校企协同育人写下生动注脚。“从课本理论到实操方案,这七天让我真正触摸到了行业脉搏。”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余芮溪手持实践证书感慨道。
专业自信:劳动淬炼成长
在中建二局施工现场,土木工程专业同学们开启了专业自信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历程。刚进入工地,同学们就被建设场景震撼。入职培训首课便是劳动精神传承,老工程师“一砖一瓦筑根基” 的奋斗故事,让大家初悟 “劳动创造价值”。戴上安全帽、系紧安全绳,他们跟随导师学习土方开挖、钢筋绑扎等工艺。烈日下测量放线让汗水浸透工装,反复校准全站仪使手臂酸痛,但当精准数据获导师认可时,土木 2402 班李佳静欣慰地说:“0.1 毫米误差都可能影响安全,亲手完成这项工作,让我体会到建筑劳动的严谨与光荣,更对专业能力有了底气。”
实践中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参与装配式构件安装时,同学们既掌握吊装精度控制技巧,又通过亲手操作理解 “工匠精神”。当结合绿色建筑理念提出的“智能喷淋降尘”方案被纳入项目优化清单,郭家辉同学自豪道:“专业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自豪感油然而生。”从图纸会审到质量巡检,从技术讨论到方案设计,同学们在劳动中验证理论,在解决问题中筑牢专业自信。
▲图为实践团赴中建二局施工现场
多企业联动:全面实践育人
团队深入金陵石化烷基苯厂开展 “科技 + 党建”研学。中控室内,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工作人员轻点屏幕即可调控;污水处理区环保装置有序运行,污染物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课本上的‘绿色生产’‘智能制造’有了直观呈现。”团队成员李哲说。通过厂史资料和老员工口述,同学们梳理出企业转型脉络:从艰苦创业到技术革新,从人工操作到智能化升级,每步都凝聚创新智慧。与公司党委书记座谈时,“党员在技术攻关中带头冲锋,党建与生产融合的模式令人触动。”王萌在实践日志中写道。
▲图为实践团赴金陵石化烷基苯厂参观 实践团队还走进云南曲靖开投商贸有限公司,开展七天供应链管理实践。这家2018 年成立的企业涵盖建筑材料、金属材料等多类产品销售。首日参观时,有序的生产线和高管讲座让课本知识变得鲜活。“岗位盲盒”让他们分赴采购部、仓储部和市场部:余芮溪梳理供应商资料,马悦雯攻克库存盘点难题,苏雨昕通过数据分析洞察需求。每日下午茶话会成为痛点交流与灵感碰撞平台。“部门串门”活动让同学们打通供应链全流程认知,设计的优化方案获企业认可。
▲图为实践团赴云南曲靖开投商贸有限公司实践
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硕果
“社会实践是检验大学学习成效的‘试金石’,也是人才培养的‘必修课’。” 南京工业土木工程学院始终将实践育人作为重要环节,通过校企共建基地、定制化项目推动理论与实际融合,今年暑期,实践团队通过奔赴中建二局、金陵石化、曲靖开投等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石化生产、建筑施工等实践模块。企业提供真实岗位、技术导师和项目资源,形成“企业出题、高校派题、学生解题” 的育人闭环。
从校园到企业,从理论到实践,南工大土木学子暑期实践活动如桥梁般让青春力量在服务社会中绽放,让教育成果在产教融合中落地。正如学子们所说:“这段经历不仅教会专业技能,更让我们懂得责任与担当,成为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郝心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