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流乡动·青创筑梦——浙江工业大学乡建社青年大学生赴下街村调研青创下乡现象

发布时间:2025-08-23 22: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一平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近日,为深入了解青年在乡创业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浙江工业大学"乡建社"实践团队前往台州仙居下街村,开展为期两日的调研活动,探索青年乡村创业的创新模式与发展前景。

对话村书记吴书记

在对话中,吴书记谈到田市镇以“前三年免租一年”为杠杆,分阶段绑定青年主理人(如米其林厨师、行业专家),为二期专业运营团队介入争取培育期。一期已建成充电桩、快递驿站、网球场等设施,二期规划陶艺、拓印等多业态联动,打造全天候消费闭环。招商严筛品牌商户(需具备创新理念与可持续性),通过镇县领导联动引入全国连锁品牌,同步以免租缓冲人流不足的初期压力。政策已激活青年返乡潮,扭转老龄化的村域人口结构,带动村民观念革新。未来将通过统一运营形成品牌效应,破解当前商户自主宣传(如小红书)的碎片化困局——这条 “政策换时间—设施引业态—运营提效能” 的路径,正重塑乡村活力基因。

▲图为队员与吴书记(右2)合影

访谈餐厅主理人

团队还与一位创意餐厅(ANANA网球主题餐厅)主理人进行对话。主理人曾任职于上海米其林餐厅,于2024年回到家乡下街村,通过深入调研与数据分析,最终开设了一家充满巧思的网球主题餐厅。他将传统村落空间重新诠释,赋予其现代美学基因——每个角落都藏着别出心裁的设计细节。店面规模虽小,却承载着他对品质的极致追求:“空间有限,是为了倾注全部心力于菜品本身。” 谈起创业初心,“开餐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图为队员与餐厅主理人访谈

对话古籍修复大师

在柏楠书画大师工作室,队员遇见师承西冷江南古籍的修复大师吴建江先生,他于2013年,在众友质疑中回到人烟稀少的下街村开办工作室,到现在已有13年了。这些年遇到种种困难,到如今工作室在全中国都享有名誉。这几年也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特地来这里学习手艺加入工作室,展柜里泛黄的古籍在年轻学徒手中重获新生。

工作室的选址问题上,吴大师指出主要原因是本地文化底蕴深厚,这种文化背景对工作室的发展有积极影响。谈到未来展望,吴大师对工作室的发展充满信心,也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建设,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融合,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图为队员与吴建江先生访谈

访谈咖啡店主理人

半野咖啡馆年轻主理人田颖,去年秋天被田市镇招募政策吸引入驻下街村,成为下街村首批商户。凭借首年免租优惠及政府全程赋能——年轻干部参与店铺设计、及时解决运营难题,她用健康主题餐厅填补乡村业态空白。创业初期历经亏损阵痛(鲜奶浪费、人工成本高),通过政府导入学校订单、团建资源扭转颓势;面对夏季淡季,正借力秋季游客潮与线上宣传破局。

如今快递直达、网球场与充电桩等配套完善,青创协会资源持续注入,她期待下街村形成“全天候体验闭环”(陶艺、茶饮、拓印等多业态联动),让田市镇蜕变为青年聚集的乡土活力新地标——这条从政策引凤到设施筑基再到业态共生的路径,正为城乡互促提供可复制的创业范本。

▲图为队员与主理人田颖访谈

链接更多青年力量

团队成员驻村期间,还访谈到营地火锅餐厅主理人、窑烤面包店负责人等多位青年创业者。

▲图为队员与窑烤面包店负责人对话

本次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青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下街村的发展现状,给予了其他村庄莫大的信心。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入调研青年创客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探索更多乡村创业的可能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一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9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