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青年学生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3 11: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慕德裕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王晓芳、王巍、慕德裕) 2025年7月9日至13日,呼伦贝尔学院联合重庆医科大学开展“医教融合传薪火 戍边兴乡绘新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区、鄂伦春自治旗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蓬勃青春力量。

实践团充分发挥两校学科优势,在多地开展丰富活动。在陈巴尔虎旗,实践团深入社会福利院、社区和边境派出所,开展健康宣讲、公益义诊、慰问演出等活动,不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还通过访谈领悟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成就,感受移民管理警察的责任。

▲图为实践团师生设置临时医疗点为社区居民开展血压、血糖、血脂、布病等筛查

在海拉尔区扎罗木得学校,实践团开展公益义诊与科普宣教,两校为困难学生捐赠物资,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为扎罗木得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爱眼护齿讲座,为学校师生、家长进行爱心义诊。呼伦贝尔学院支教团创新开展“科技+安全”教育模式,为学生们开展科普和安全知识讲座。队员操作机器狗进行转圈、作揖、打滚等动作演示,向学生展示科技魅力,激发科学兴趣。

▲图为实践团在扎罗木得学校开展科技普及活动

在鄂伦春旗诺敏镇卧罗迪村,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生医疗队为村民开展义诊,呼伦贝尔学院支教团开展支教活动,激发乡村孩子学习兴趣,让知识的种子在乡野课堂生根发芽,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这堂在乡野间展开的特殊课堂,将知识、文化与家国情怀深深浸润进孩子们的心田。同时开展实地调研,推广普通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实践团在卧罗迪村开展支教活动

为期5天的实践,呼伦贝尔学院与重庆医科大学的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服务社会,用真情温暖人心,将爱心义诊、医疗科普、教育关爱、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将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活力,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年担当。此次实践是实践团成员与实践地的双向成长之旅,让成员在泥土芬芳中读懂中国,将青春的 “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

(撰稿:王晓芳 王巍 慕德裕 图片:王雨琪 姜启月)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慕德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