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与红址的双向奔赴:让红色基因直抵童心——记湖南信息学院“向阳花开”社会服务践行团2025暑期三下乡

发布时间:2025-08-23 05: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滕飞骏 郑雨燕   阅读 2.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滕飞骏、郑雨燕)在邵阳县的土地上,红色基因如夫夷水般静静流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近日,作为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的一环的湖南信息学院国际商学院“向阳花开”暑期三下乡社会服务实践团暂别公屋村的支教课堂,带领部分儿童奔赴邵阳塘田战时讲学院,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对话,这场实践让爱国种子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扎根,也为孩子们的假期添上了一抹鲜亮的红色。

暂别课堂:为更深刻的“开学”蓄力

支教课堂中,“祖国在我心中”课程让孩子们初识爱国模样,“探寻身边榜样”实践课引导他们寻找精神灯塔。但实践团深知,红色教育不应困于教室。塘田战时讲学院这座承载抗日救亡记忆的“南方抗大”,正是最鲜活的教科书。暂别常规课堂,是为了带孩子们踏入真实历史现场——在“七彩假期”的实践课堂里,触摸先辈信仰的温度,完成一场更深刻的“开学”,在历史土壤中播下坚定的爱国初心。

塘田溯源:触摸信仰的温度

1938年,吕振羽等革命先驱在此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烽火岁月里,学员们昼研抗日理论,夜入乡村播撒真理,以青春热血践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当孩子们踏入讲学院的院落,聆听讲解员讲述先辈弃优渥、舍生死的办学故事,历史便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化作眼前可感的烽火岁月。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旧址,更是先辈以教育为刃、救亡图存的滚烫信仰,这信仰跨越时空,直抵心灵。

回归课堂:让红色火种在教与学中燎原

回归课堂,实践团把讲学院的烽火故事化作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堂的鲜活教案:先辈如何以笔为枪、以课为刃,成了孩子们听得入神的课堂内容。而孩子们带回的震撼与感悟,又变成课堂上最热烈的讨论——红色教育就这样在历史回响与童声问答中,真正“活”了起来。

从课堂到塘田战时讲学院,这是红色精神的双向奔赴。“向阳花开”实践团以行动诠释,红色教育要让历史照进现实,让先辈信仰成为青少年前行的力量。唯有铭记历史,躬身体悟,红色基因才能真正融入血脉,在新时代开出向阳而盛的爱国之花,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永远响彻在青春征途。

撰文 | 郑雨燕

图片 | 向阳花开践行团

一审 | 周远谊

二审 | 滕飞骏

三审 | 张艳 丁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滕飞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