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引领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7月5日至2025年7月12日,无锡学院“金陵铭记・薪火实践团”奔赴南京,走进当地多个红色地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追溯红色记忆,感悟信仰力量。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内丰富史料与珍贵文物,如无言史书,诉说着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队员们驻足凝视,从历史细节中触摸民族抗争脉络,深刻体会先辈守护家国的巨大牺牲。
图为实践团成员
随后,实践团抵达雨花台烈士陵园。这里庄严肃穆,苍松翠柏环绕。队员们有序瞻仰,于烈士纪念碑前默哀致敬,追思革命先烈为信仰慷慨赴义的事迹。陵园内史料陈列与纪念建筑,让爱国之情在队员心中愈发厚重,大家感悟和平来之不易,坚定传承革命精神、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
实践团还走进了八路军驻京办事处。该办事处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青云巷41号,是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的公馆。1937 年 8 月,叶剑英等同志在此组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的第一个公开办事机构。队员们在这里了解到,办事处虽仅存在三个多月,但在推进国共合作、宣传抗日主张、营救政治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史料陈列馆
踏入渡江胜利纪念馆,渡江战役壮阔场景仿若“重现”。从战役筹备到胜利推进,详实史料与生动展示,让队员直观感受人民力量汇聚的磅礴伟力,深刻认识制度优势在关键历史时刻的彰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合影
在南京航空烈士博物馆,馆内展陈铭记航空英烈为国家航空事业、抗战胜利英勇献身的壮举,队员们认真了解英烈故事,向“蓝天卫士”致以崇高敬意。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队员们回顾革命先辈为争取和平民主展开艰苦谈判的历史,深刻领悟党的领导对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作用,倍加珍惜当下和平环境。
图为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
图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实践团还来到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该馆由大桥南桥头堡改造而成,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历史意义”“伟大精神”“记忆对话”“科艺价值”“再历辉煌”“革命烽火”六个展厅组成,藏有2000件珍贵史料和物品。队员们通过参观,系统了解了大桥设计、建设和使用全过程,以及铁路传承红色基因的光辉事迹,深刻感受到大桥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图为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
最后,实践团走进当地社区,拜访老党员,听他们讲述他们的参军故事。老党员们的讲述,没有华丽辞藻,却藏着最真挚的家国情怀。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队员们:爱国不是口号,是前辈们保家卫国的坚守,是普通人与国家同频发展的奋斗。这份记忆,终将化作队员们接续前行的力量,让爱国的种子在心中深深扎根。
图为实践队员与老党员交流
此次实践,队员们以实地走访、沉浸式体验与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近距离触摸历史、体悟红色文化,在追溯红色记忆的同时,在心灵深处种下爱党爱国的种子。实践结束后,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红色基因,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担当时代使命的实际行动,以青春之我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