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非遗魅力初体验,青年学子感悟传承重任

发布时间:2025-08-23 10: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毛红尹 张馨文   阅读 5.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扬州“杖头木偶”,这项源远流长却鲜为外界所亲见的古老艺术,近日向一群学习者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在“偶然木偶”工作室的深度探访,让参与者得以“沉浸式”体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深刻感受其传承的紧迫与不易。

踏入“偶然木偶”工作室,古朴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工作室四壁悬挂着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杖头木偶,展台上陈列有精美繁复的手工木偶服饰,针针线线体现匠心之微。通过工作室老师的讲解,木偶艺术在扬州逾千年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其源可溯至汉代,根植于扬州深厚文化土壤,历经岁月沉淀。

顾名思义,“杖头木偶”即指以木杖操纵的木偶。一根木杖,既是支撑,更是赋予木偶表演“灵魂”的关键所在,简单称谓蕴含古人巧思智慧。

为使体验更直观,老师进行了现场示范表演。凭借手中木杖的灵动操控,台上的木偶仿佛被唤醒,或翩翩起舞,或颔首低眉,举止神态惟妙惟肖,感染力十足。然而,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掌握绝非易事。亲身尝试者发现,让木偶动作流畅自然,对手部力量的精细控制、全身协调性乃至对角色理解的深度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老师指导下多次练习后,部分尝试者方得以完成基础动作,此般实践体验加深了对这门表演艺术的认知与敬意。

近距离接触中,杖头木偶制作工艺之繁复、表演技艺之精深尽显。单个木偶从选材、雕刻、上色到缝制服饰,历经多道精细工序,凝聚大量心血;而精湛的表演,更是表演者经年累月苦练方能达成。工作室老师坦言,在新时代多元娱乐形式的冲击下,此类传统艺术的传承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团队积极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创作与演出,力求吸引更多年轻人目光,以期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紧跟时代步伐。

此次实地探访学习,不仅令青年学子们亲身体验了非遗风采、初窥木偶操作门径,更激发了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参与者深感,以杖头木偶为代表的国家级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瑰宝,承载历史记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保护、传承并发扬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期待扬州杖头木偶能在更广泛关注与创新赋能下,于新时代绽放愈加夺目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毛红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