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农践初心:塔里木大学农学院“直播赋能乡村 青春助农兴疆”实践行,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3 02: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亚鹏   阅读 20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7月3日至8月1日的实践之行中,塔里木大学农学院“直播赋能乡村 青春助农兴疆”实践团队对 “乡村振兴” 有了真切的触摸,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探索助农路径,在田间地头与直播间里,留下了助力乡村发展的坚实足迹。

▲旺盛生长的食葵

脚踏十六团的棉田麦地,泥土的温热混着麦香扑面而来。实践团队成员跟着农户学习耕作,亲身体验农耕劳作的艰辛:弯腰打顶带来的腰部酸胀,烈日下浇水时的灼热炙烤,让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再是书本中抽象的诗句,而是化作掌心逐渐磨出的老茧与被晒黑的皮肤,深刻体会到每一粒粮食背后凝聚的汗水与付出。

▲团队成员直播教学棉花手工打顶

实践团队与一位种了三十年地的农户促膝长谈,农户那句 “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 的无奈,让团队成员深感责任在肩。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团队迅速架起直播设备,对着镜头细致讲解棉花可织就的布料种类、小麦能磨出的面粉香气,耐心解答屏幕另一端的疑问。随着直播间里咨询信息逐渐增多,团队成员愈发清晰地认识到:乡村发展不仅需要农户的勤劳耕耘,更需要搭建桥梁让外界看见这份坚守与收获,让优质农产品走出田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团队成员直播讲解无花果的特点

在九团的梨园里,还没成熟的梨子沉甸甸地坠在枝头,一派丰收景象。实践团队成员跟着农业基地负责人跑遍南瓜地、麦田,用镜头记录下各类农产品的故事,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定格在画面中。在当地农业展览馆内,泛黄的老照片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过往的农耕历史,承载着前辈们的奋斗记忆;而直播间里不断跳动的评论,正书写着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新旧交融间,展现出乡村振兴的蓬勃动能。

▲实践团队在十六团十六连合影

这段时间的实践使得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的内涵有了深刻理解:乡村振兴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它藏在农户紧握的每一粒种子里,融在直播间里的每一次互动交流中,更凝聚在青年学子用专业知识与满腔热情搭建的助农桥梁上。当看到果农面对直播镜头时眼角舒展的笑纹,实践团队更加确信,这场青春助农的实践行动,是青年一代写给大地最真挚的 “情书”,也是他们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撰文 | 马天泽

图片 | 李亚鹏

一审 | 任冬涵

二审 | 王宇嫣

三审 | 张欣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亚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