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红途行,再探百色文旅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3 01: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丘漫 韦欣晓   阅读 2.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丘漫)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师范大学 "红途领航实践队" 于 2025 年 7 月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这支由 10名青年学子组成的团队,深入革命老区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等地,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数据收集等形式,探索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之路。

活动前期,实践队聚焦红色资源富集区域,首站抵达百色起义纪念馆。该纪念馆坐落于百色市右江区,馆藏文物达 1.2 万余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队员们遇到了来自百色市中华小学的 12 岁志愿者讲解员李雨桐。通过她对百色起义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三大任务的生动讲解,队员们不仅重温了 1929 年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家领导起义的光辉历史,更观察到纪念馆年均接待游客超 80 万人次,直接带动周边 3 个行政村发展餐饮、民宿产业,村民年均增收约 1.5 万元,深刻体会到红色旅游在传承革命精神、带动地方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图为团队成员在百色纪念馆合影留念

调研中期,实践队与百色市文旅局进行深入交流。文旅局副局长黄伟从三个维度解读百色红色文化优势:一是厚重的历史积淀,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158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处;二是温暖的精神传承,百色起义 "百折不挠、实事求是" 精神已融入当地乡村治理,涌现出 120 余名 "红色带头人";三是多元的文化融合,壮族歌圩、瑶族刺绣等非遗文化与红色资源结合,开发出 20 余种特色文旅产品。同时,黄伟也坦诚分享挑战:2024 年全市红色旅游专项投入仅 4800 万元,部分革命遗址修缮滞后;专业讲解员缺口达 87 人,制约文化传播质量。双方围绕 "红色 + 研学" 模式展开讨论,确定将联合开发 "重走红军路" 研学课程,计划 2026 年引入短视频平台开展 "红色讲解员" 培训,提升传播吸引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文旅局访谈过程

随后,实践队前往多个遗址。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团队第二次开展此类调研。早在 2024 年 8 月,他们曾赴东兰县,走访韦拔群纪念馆等遗址,通过举办多场红色宣讲会覆盖群众若干人,设计 "拔群精神" 主题文创产品 15 款,助力当地红色旅游收入增长 。此次百色之行,队员为乡村红色宣传注入新活力。

最后,结合两次调研数据,实践队形成《百色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报告》。报告指出,红色文化已成为百色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2024 年全市红色旅游带动就业 1.2 万人,相关产业产值占乡村经济总收入的 18%。队员张明表示:"在百谷村,看到村民用红军井的水浇灌砂糖橘产业园,才真正理解红色精神与乡村发展的深层联结。" 队长李娜则强调,团队将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联合校地建立 "红色文旅实践基地",未来 3 年计划培训 200 名乡村红色讲解员,助力革命老区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中持续焕发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韦欣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