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推普兴诏·文旅同行”推普志愿团赴诏安县红星乡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普通话推广为核心,以非遗文化传承为纽带,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壮”三大群体,通过五大推普场景构建“语言赋能-文化传承-产业振兴”闭环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使命。
图为志愿团在红色基地的合照 叶宇萍供图推普座谈汇众智,乡策乡情谋新篇
志愿团首先与红星乡领导班子举行推普专题座谈,深入了解当地语言使用现状及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团队从政策引导、教育资源整合、文化传播、旅游提升及技能培训等多角度,提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强化语言能力在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图为志愿团与乡政府领导班子开展座谈会 陈培佳供图语训银龄融智慧,乡音无障暖民心
针对乡村老年人群体,志愿团在许寮老人协会开展普通话生活用语培训,通过问卷调研和情景教学增强老人语言沟通能力。同时,团队编发《银龄智慧手册》,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社会,消除语言与智能技术使用障碍,提升生活质量,传递人文关怀。
图为志愿团在许寮村进行问卷调研 周悦供图
图为志愿团为该地老人编撰的《银龄智慧手册》 池淑颖供图童声普通话乡美,非遗薪传映初心 面向少年儿童,团队在圆林小学推出“普通话+非遗”融合课程,将语音训练与漆扇制作、文化讲解相结合,提升学童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自信。同时开展“我是小小文旅推介官”选拔培训,孩子们通过录制文旅视频、讲解家乡风物,在实践中锻炼口语能力,传播诏安特色文化。 图为志愿团成员在圆林小学进行导游词教学 汪莹供图 图为“我是小小文旅推介官”录制现场 陈培佳供图青壮赋能促产业,文旅融合展新途 针对返乡青年和青壮年群体,志愿团组织开展导游讲解、旅游路线策划、餐饮服务与新媒体运营等职业技能培训,编写《职业技能提升手册》,并通过模拟实操巩固学习成效,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为地方文旅融合与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 图为志愿团为返乡青年进行直播演示 王昕瑜供图 图为志愿团编写的《职业技能提升手册》 田兴玉供图资源整合绘蓝景,多元传播展新貌 志愿团深入调研乌山、梅园、物产等本地资源,撰写导游词、设计旅游路线,并编制《诏安旅游推介手册》,系统展示红星乡自然与文化资源,通过多种传播形式扩大地域影响,构建推普引领、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的发展新格局。 图为志愿团为当地编制的《诏安旅游推介手册》 王雨轩、叶潇婷供图 本次社会实践以推普为纽带,深度融合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有效提升了红星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探索出语言赋能乡村振兴的可操作性路径。队员们深入基层、锤炼本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与担当。 撰文 | 黄永清 审核 | 汪莹、周悦、叶宇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永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