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 焕新乡村,绘梦同行——惠州学院”两把刷子“绘梦队赴上角村开展乡村美化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2 22: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雪莲 张晓淇   阅读 1.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惠州学院“两把刷子”绘梦队响应“百千万工程”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的号召,怀揣着用艺术服务乡村的热忱于2025年7月6日奔赴惠阳区上角村,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行是以墙绘为切入点,结合现代传播手段,探索文化艺术在激活乡村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这片充满生机的乡野间,用青春智慧书写乡村振兴的实践答卷。

墙绘赋彩:让乡野焕发新韵

艺术墙绘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基于前期调研成果,团队成员通过交流创新,凝聚巧思,研磨画稿,融合当地特色产业及需求主题,创作出兼具艺术性、地域性和时代感的个性化墙绘方案。经过指导老师及村内相关负责人的一致肯定后,团队成员顶着酷暑,分工协作。经过勾勒底稿、调配颜料、铺陈色彩等一系列工序,原本灰暗斑驳的墙面,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重焕光彩,成为展现乡村新貌的生动窗口。焕然一新的艺术墙绘迅速成为村中焦点。村民们驻足欣赏,孩童们雀跃围绕,“画得真好”的质朴赞叹是对队员们辛勤付出的最高褒奖。

图为团队成员围绕方案设计展开热烈讨论 陈怡萍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顶着酷暑共同为墙面上色 陈怡萍供图

图为焕然一新的墙绘成果展示 陈怡萍供图

文创落笔:艺术为乡野注魂

为使艺术赋能更具持续性和传播力,团队成员挖掘乡村特色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和专属IP形象,包括极具互动性的打卡棒、承载乡村记忆的夹层明信片、融合帮扶地域(贵州)民族元素的书签等。将专业技能应用于服务乡村的实践,队员们真切感受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也深化了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解。这些纪念产品将作为田园风光与村落特色的载体,承载的不仅是上角村的独特记忆,更是地域文化的可视化、趣味化传承,为乡村文旅宣传注入了独特魅力与吸引力。

图为极具亲和力的田园猫狗文创和IP形象 张晓淇供图

广传乡音:邀客赴野

队员们化身“乡村推介官”,构建自媒体宣传阵营,围绕运营需求制定拍摄方案,剪辑制作具有感染力的趣味短视频,撰写生动详实的活动日志。以小红书、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青年聚集的热门渠道为主阵地,发布相关图文视频,精准传播村落坐标和魅力。视频宣传效果显著,截至活动结束(7月10日)已达成单条播放破万,全网累计播放量突破2.6万次,收到众多网友的点赞、互动、鼓励、支持,账号将持续发布相关宣传内容,深度挖掘、传播村落文化,致力于打造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网络传播热度的打卡地标,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助力文旅经济发展。

图为部分视频播放量展示 张晓淇供图

图为网友的暖心评论 张晓淇供图

短短五天的躬身实践,“两把刷子”绘梦队成功探索了“艺术创作(墙绘) + 文创开发 + 网络传播”三位一体的乡村赋能新模式,将墙绘创作与网络宣传有机融合起来,通过艺术手段激活乡村文化基因,为上角村绘制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塑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乡村文旅新名片。此次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乡村带来美化性服务,更在于为高校青年学子搭建了一座深入基层、认知国情、贡献才智的坚实桥梁,也为乡村带来充满创意的青春力量,探索了校地合作、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通讯员 周雪莲 张晓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晓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