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力绽放:广西师大实践团解锁漓江石画非遗传承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22 20: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佳欣 黄俪媛 吴凯儒 王雨露 庄馨琳 黄秋域 廖家瑜 戚雨欣 王祎诺   阅读 5.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廖家瑜)2025 年 7 月 11 日至 17 日,为传承漓江石画非遗技艺,探索其传承发展路径,广西师范大学 “石力派” 实践团奔赴桂林,开展了一场以漓江石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筹备:夯实基础,做好前期铺垫

7月11-12日,实践团扎实筹备,秉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理念,埋首文献库,梳理漓江石画的历史、艺术特色、工艺及保护现状,继而创作剧本脚本,以故事化叙事串联石画采集、创作、传承环节,为影像记录锚定框架。

  工坊实地调研:近距离观察石画创作全流程

7月13日,广西师范大学“石力派”非遗青年实践团深入桂林的广西三有工美非遗工坊,聚焦石画创作全流程。成员们观察匠人选取漓江天然石片,以石英砂为原料,经打磨、构图、黏贴等工序,将石材化为 “立体山水画卷”。同时拍摄了从万元艺术摆件到几十元文创的多元作品,留存其艺术与市场形态。

图为:漓江石画:《桂林山水图》

图为:漓江石画创作过程

多方访谈:深入了解石画市场与发展需求

7 月 14 日,实践团与工坊工作人员及市场部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从访谈中了解到,石画的消费群体呈现多元化特点,且具有季节性互补的特征。目前,工坊的业务主要以与酒店合作为主,同时还设有线上运营、创新定制等业务。

图为:广西师范大学“石力派”非遗青年实践团成员采访工坊的工作人员 

 影像创作:转化成果,为石画传播储备素材

7 月 15 日至 16 日,实践团推进影像转化工作,成功完成了调研 vlog 与微电影《琦玉,石画遇山水桂林》的创作。其中,vlog 以纪实的视角呈现了调研过程中的精彩片段;微电影则通过虚构的匠人传承故事,巧妙融合了石画工艺与漓江山水意境。

从文献梳理到工坊纪实,从访谈记录到影像创作,“石力派” 实践团为漓江石画传承探新向。未来,他们将把调研所得化为推广举措,让这门技艺不仅 “画在石上”,更 “活在人心”,成为连接桂林文化与大众生活的纽带。

图为:广西师范大学“石力派”非遗青年实践团调研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家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