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古韵今辉,传承不息​

发布时间:2025-08-22 16: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洁   阅读 6.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观点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文房四宝作为传统书写绘画工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湖州,这座江南名城,以其独特的湖笔制作技艺,在文房四宝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 “文房四宝”,因发源于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而声名远扬。其制作工序繁杂,多达 120 多道,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故有 “毛颖之技甲天下、紫毫之价如金贵” 的赞誉。善琏镇,宛如一座湖笔的摇篮,这里的居民几乎家家与湖笔制作结缘,人人皆能熟练掌握制笔技艺。相传秦朝名将蒙恬曾在此改良毛笔制作工艺,以披柱法提升毛笔性能,他也因此被尊为制笔始祖,这段传说为湖笔的诞生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湖笔制作工艺极为考究,以羊毫湖笔为例,选料时需精选一岁小公羊毛,制笔师要在众多毛料中,凭借丰富经验与敏锐眼力,一根一根仔细挑选出优质毛料。这不仅考验制笔师的耐心,更对其专业技能提出极高要求。经过三十多道工序,笔头方能初现雏形。在八大主工序里,水盆工序堪称核心环节,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水盆工需将手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在水盆里仔细挑拣动物毛,通过手工剪裁与精细整形,完成笔头制作。这一过程不仅考验制笔师的心性,更需其具备扎实的功底与高度的专注力,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关乎湖笔最终的品质。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操作,成就了湖笔 “尖、齐、圆、健” 的卓越品质,使其在书写绘画时,能流畅运笔、精准勾勒,尽显笔墨韵味。​

▲图为湖州的湖笔产业

为推动湖笔产业发展,湖州市政府积极作为,打出一套政策 “组合拳”。2023 年,《湖州市湖笔保护和发展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湖笔技艺传承与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南浔区同步出台《湖州市南浔区湖笔保护和发展专项规划》,构建起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多方协作的保护传承格局,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湖笔文化传承发展。在此良好政策环境下,湖笔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善琏镇湖笔市场主体已超 400 家,围绕乡创、艺创、数创、研创、文创五大主题,打造出以湖笔为核心的艺术家社区。湖笔从业人员近 3000 人,年制笔达 1400 万支,年销售额近 8 亿元,成为当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

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新一代湖笔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他们以开放的思维与创新的举措,为古老的湖笔注入新的活力。90 后店主姚玉粼来自湖笔世家 “双鹿湖笔”,作为湖笔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邱昌明的 “关门弟子”,她勇于尝试新的经营模式,开网店、拍短视频、进行网上直播,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湖笔文化传播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她推出的簪笔、青花瓷笔、珐琅彩笔等湖笔文创产品,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深受年轻人喜爱,让湖笔成功走进年轻人的生活。笔庄负责人许剑锋表示,老字号湖笔也在积极推陈出新,通过品牌联名与跨界合作,与城市名片、宗教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等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特色产品,提升湖笔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拓展市场空间,使湖笔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独特魅力。​

此外,为弘扬湖笔文化,当地积极搭建文化展示平台。2013 年,王一品斋笔庄新建 “王一品斋笔庄湖笔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该馆集湖笔制作工艺展示、文物陈列、书画展示、文化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非遗宣传基地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被授予 “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等荣誉称号。同时,笔庄还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书画大赛,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国学的浓厚氛围;走进大专院校授课、开展网络讲学,传播湖笔文化知识;组织笔道乾坤文房雅集,促进湖笔匠人与书画家、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前往向日葵聋儿康复中心,为孩子们送去湖笔,传递温暖与关爱,让更多人了解湖笔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

湖州湖笔,作为文房四宝中的璀璨明珠,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它不仅是书写绘画的工具,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湖州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相信在政府、企业、传承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湖州湖笔将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贡献独特力量,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撰文 | 周洁

图片 | 周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