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社区科普市集 电池知识 “逛” 着学
为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电池的科学魅力,7 月 10 日,湖北大学生 “源和一队” 走进武汉黄陂区活动中心,开展 “电池宝宝的奇妙旅行” 科普活动。通过 “理论讲解 + 故事分享 + 互动提问” 的多元形式,让多名社区青少年在欢乐中解锁电池知识。
专业讲解:电池家族的 “秘密档案”
“大家看这条时间线 ——” 志愿者指着大屏幕上的 “电池进化图”,从 1800 年伏打发明的笨重电堆讲起,到如今轻薄的锂离子电池,用模型让孩子们亲手掂量:“最早的电池重得像装满书的书包,现在的手机电池轻得能放在手心,可释放的能量却翻了 100 倍!” 结合孩子们日常接触的物品,志愿者用拟人化的语言介绍:纽扣电池在电子表里 “当钟表匠”,蓄电池帮电动自行车 “当司机”,储能电池则在太阳能板下 “当仓库管理员”,把白天的阳光能量存起来留到晚上用。现场的 “污染演示” 更具冲击力:清水里放入一节旧电池,几天后水色变浑、漂浮杂质,孩子们恍然大悟:“电池漏出来的东西会弄脏水!”
(图为成员向小朋友们提问 陈奕文摄)
互动分享:我和电池的 “小故事”
“我家遥控赛车的电池跑不动了,爷爷会把它们装进一个小铁盒,说要‘攒着送它们去好地方’!”“妈妈总说,手机充电时不能玩游戏,不然电池会‘生气发烫’的!” 孩子们高高举着小手,奶声奶气地分享着生活里的电池小故事,亮晶晶的眼睛里满是认真。志愿者笑着接过话头,顺势抛出问题:“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电池用一会儿就需要‘休息’吗?”“怎样做才算真正‘善待’没电的电池呢?” 热烈的讨论像小火花一样炸开,有的说 “电池累了要睡觉”,有的说 “要把它们送回红色的‘家’”。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热闹互动中,孩子们慢慢懂得:原来像对待小伙伴一样规范使用,电池就能更 “耐用”;而把旧电池送进专门的回收箱,地球妈妈也会更 “健康” 呀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陈奕文摄)
知识问答 ——“电池小博士” 挑战赛
“现在请大家当‘小老师’,我来当学生!” 志愿者故意说错电池知识:“我觉得旧电池和废纸一起丢没问题,对吗?”“电动车电池冬天续航变短,是因为电池坏了,对吗?” 孩子们立刻化身 “小老师”,认真纠正:“不对!旧电池是有害垃圾,不能和废纸混放!”“老师您错啦,是因为冬天冷,电池‘活力’不够啦!”“小老师” 讲解正确知识后,能得到相应的奖品,这种 “反转课堂” 让孩子们更有成就感,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图为成员向小朋友们发放奖品 陈俊杰摄)
这场别开生面的电池科普宣讲画上了句点,但它留下的影响远未结束。孩子们在抢答中记住的不仅是知识点,更是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家长们在交流中收获的不仅是回收方法,更是对环保责任的重视。主办方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构建常态化科普机制,让电池知识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哲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