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能源课堂进社区 大学生志愿者带娃解锁电池的 “奥秘与约定”
7 月 7 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园博社区的活动室里热闹非凡。一场特别的 “能源课堂” 正在这里进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源和一队” 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丰富的电池知识和有趣的讲解思路,与社区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揭开了电池的神秘面纱。这场以 “电池科普启新章,能源知识润心田” 为主题的活动,没有课本的枯燥乏味,却让科学的种子悄悄在孩子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志愿者们的讲解从 “电池的成长故事” 拉开序幕。从最早的化学电池,到如今的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PPT 上的图片一张张切换,孩子们仿佛跟随着电池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你们知道吗?新能源汽车能在路上行驶,依靠的就是电池里的能量;家里太阳能板发的电,也是靠储能电池储存起来的。” 志愿者指着图片中的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设备,将专业知识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在讲述完电池的 “贡献” 后,大家又聊起了它的 “小脾气”—— 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所以,用完的电池要放进专门的回收箱,就像给它们找了个‘养老院’一样。” 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频频点头,在心里默默记下了 “绿色回收” 的小规矩。
(图为成员向小朋友们询问电池有什么结构 安逸摄)
到了互动分享环节,孩子们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争先恐后地说起自己身边的电池故事。“我爷爷每次都会把旧电池攒起来,说要送到社区的回收点!”“我家电动车充电时,妈妈从不让充到半夜!” 这些来自生活的真实案例,让 “规范使用电池” 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志愿者微笑着倾听,偶尔插问一句:“那你们觉得,电池为什么不能一直充电呢?”“回收后的电池会变成什么呀?”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渐渐明白:这小小的电池,既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也需要被细心 “呵护”,就像对待身边的小伙伴一样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曾哲文摄)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的脸上还洋溢着意犹未尽的笑容。志愿者们知道,这场科普活动的意义,远不止教会几个知识点 —— 当孩子们开始留意家里的电池是否被正确回收,开始好奇电动车的电池是如何工作时,科学探索的兴趣就已经被点燃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师生们表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把更多的能源知识搬进社区、带进课堂,用更有趣的方式,让科学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成长路,让绿色环保的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安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