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刘小慧)7月28日,惠州学院政法学院滨海法剧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结束。在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中,滨海法剧社成员们以多元化的实践形式,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与行动力。
团队简介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团队名称:滨海法剧社
实践时间:2025年7月21日至28日
实践地点: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社区(村)
指导老师:蒋炜、陈曦、黄明慧
团队成员:陈依敏、陈思超、彭康朋、温铠舜、宋睿、余安彤、李卓烨、林梓銮、刘美欣、刘小慧、邱丽婷
实践方向:针对传统普法形式单调、内容抽象的问题,团队创新利用剧本杀形式,围绕网络安全等青少年高发涉法场景,基于《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设计多角色剧本。通过“情境建模-角色代入-决策推演”认知闭环,使参与者主动实践运用法律知识,完成从“认知”到“应用”的转化。
实践内容
1、普法讲座夯基础
滨海法剧社先后于大亚湾多个社区及村委会等地开展多场《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讲座,聚焦家庭、学校、社会保护,提升未成年人自护意识。
图为团队成员陈思超进行讲座
2、剧本创新强体验
滨海法剧社推出《反诈风暴》与《无声之潮》普法剧本杀,让前来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沉浸式学习反诈与抵制网暴知识,寓教于乐筑牢防诈堤坝。
图为剧本杀普法活动现场
3、精准调研听民声
团队成员分赴吾悦广场、万达广场,运用统一问卷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现状调研,收集宝贵社情民意,为精准普法奠基。
图为团队成员陈依敏调研照片
4、专业联动促提升
滨海法剧社携手北京市盈科(惠州)律师事务所,在小桂村举办优化升级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讲座,融入情景游戏与视频,提升普法趣味性与实效性。
图为北京市盈科(惠州)律师事务所钟晓菲演讲照片
5、生态法治拓视野(番外篇)
恰逢国际红树林日,滨海法剧社赴天樾湾认知红树生态价值,理解其受《湿地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严格保护的法理内涵,拓展法治实践维度。
图为团队成员参与志愿活动照片
队员感悟
陈思超
这几天,过的不快也不慢。大家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面一起吃饭时的轻松惬意。虽然中间有过一些不愉快,但是大家在面对难题时,都会拧成一股绳,加油往前冲。大家各司其职,从不会互相推诿,有的只是一场剧本杀,三四个小伙伴一起的同心协力。在讲课时,就有小伙伴帮忙发零食、帮忙维持秩序。不管是在平日的活动里,抑或在吃饭的嘻嘻哈哈上,大家都相处的非常开心~虽然都是师弟师妹,但是大家都好有礼貌!!活动虽然结束,但是希望大家的友谊长存!
刘美欣
普法虽结行止处,收获常伴进步时。虽然这次“剧本杀+普法”的创新普法活动暂告一段落,但我们并不会停止法治宣传的步伐。这不仅让大亚湾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学习到了更多的法律知识,我们自己也是收获良多,是成长中的一段有趣且难忘的经历!૮꒰˶ฅ́˘ฅ̀˶꒱ა
邱丽婷
我们出发于一个下着微微小雨的下午,返程时也在一个下着毛毛雨的下午,不知道是否是种巧合。出发时虽然是与队友们第一次见面,但是大家都很和善亲切,在科技楼我拍下了与大家的第一张合照,随后我们便出发前往大亚湾。接下来的几天天气都很好,我们依照新村前往各个社区开展活动,队员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以剧本杀来进行普法的活动虽然新颖,但是在大家的分工合作下也越来越熟练。我负责记录下队友们的日常工作,空闲下来的时间还能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还深入了当地的商场进行调研,对当地居民进行普法方面的调查,为我们的普法活动做下更好的基础。八天的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结束了,我不仅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在深入乡村的同时认识到了普法宣传的必要性,并且还收获了友谊,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刘小慧
此次暑期三下乡,团队以创新普法之姿深入乡野,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融入《反诈风暴》等剧本杀及互动讲座之中。当见证孩子们眼中闪烁的专注,当法律条文在沉浸体验中化为具象认知,我们触摸到基层普法沉实而深刻的核心价值。
作为实践的记录者,笔下流淌的不单是活动点滴,更是团队成员实践时的所感所悟——那些用汗水浇灌的共识,那些用童心点亮的微光。
普法之志长存,珍重不改赤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小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